触碰右侧滑开
现代乡村 从荒漠中崛起——我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发布时间:2019-05-24 17:22:22 作者:曹艺 蔺丽华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在黄河臂弯,乌兰布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伸手相握,捧起乌海这座年轻的城市。然而她们的爱,却太滚热。据记载,这里曾经的年降水量仅有16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200毫米以上。

  1958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乌金”,一群勇敢的开拓者来到荒漠,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时代的变迁,像话剧舞台上迅速转换的场幕,经历过一个又一个10年,乌海人凭借“敢于无中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精神,将这座被沙漠亲吻着的城市建成了一座水上新城,也让她周围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大呐,变化真大,真大……”王老汉岁数大了,总爱回忆过去,他曾在那贫瘠的时代经常品尝风沙的味道,而现在,风沙已远,乡村愈显年轻,他们那代人心里尽是满满的甜蜜。

  生态:绿色福利

  “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

  “泪蛋蛋抛在沙窝窝里。”

  荒芜的景象,让人看不到希望。

  2004年6月,高培龙背着大包小裹,从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搬迁到团结新村。那时,团结新村的建设刚刚开始。

  “全是土路,满眼黄沙,咋生活?”看着这个新家所在的地方,高培龙摇了摇头。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儿,只有一成不变的想法。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市政府下定决心,一定打好这场硬仗。

  地下水利管网、地上交通路网、空中输电线网建设与农区绿化同步展开,修路、植树、建大棚……农区的改变,以“雨后春笋”的速度进行着。市、区、镇、村之间纵横衔接、环环相扣的路网体系很快建成,农区公交实现通车,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乡村风沙大、环境差的印象逐渐被改变。

  “看这桃,个个都红,咋看咋喜欢!”5月11日,卢美丽家的大棚里人头攒动,她正将人们采摘好的一筐筐桃子称重打包。招呼完大棚里的顾客,她又忙着打包,逐一发给那些通过互联网下单的顾客。“现在生意好,最大的‘功臣’就是环境变好。硬化路直接铺到家门口,我们卖农产品方便多了;尘土没了,生活垃圾处理也有专门的环卫公司负责;走哪儿都有绿化,非常漂亮。现在城区里的人都爱在周末过来玩儿,呼吸新鲜空气,也带动了我们的观光采摘生意呢。”卢美丽说。

  如今,我市所有农区都实现了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生态之美随处可见,也为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事业:共同致富

  郭金奎,乌达区乌兰淖尔镇的致富能手。

  1992年,他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乌达区的乌兰乡,从寸草不生的“黑风口”,趟出一条致富路。

  早年的“黑风口”常年受粉煤灰污染,加之处于风口,“黑灰漫天”是郭金奎的第一印象。刚到乌兰乡,他在东风队承包了70亩生地。辛苦劳作一年后,收成却并不乐观,但他没有放弃。“那会儿连水田是啥都不知道,更别说温室了。”郭金奎说。

  1996年,为响应政府发展温室种植的号召,郭金奎率先建起两栋温室大棚。“那时候一个棚能挣2000多元,这就高兴的不得了了,娃娃们就跟着一起干。别人一看,一个从外地来的人种温室都能挣钱,村里种大棚的也越来越多。”郭金奎说。

  好日子没过多久,2001年,黄河水突然“嘶吼”,乌兰木头段民堤溃决,郭金奎家的2栋温室大棚、6间新瓦房都被冲塌,辛苦打拼了几年的家底荡然无存。

  “遇事儿不怕,咋都得坚持、想法子、上进。”这不仅是郭金奎的想法,也是更多乌海人的想法。

  后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黄河水不再可怕。郭金奎也重振旗鼓,外出学习新技术,运用现代化技术将种植业“玩”出了新花样,多个品种的桃子、草莓、樱桃在他家的大棚里试种成功。当初,郭金奎以2000元收入带动着大伙儿发展温室种植,现在,新品种又带领着大伙儿走上致富路。他们白给苗子、白教技术、去各村当技术员儿,老郭一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温室大棚,沐浴在温湿的空气中,看到长势喜人的樱桃,老郭笑得开心:“今年的樱桃长得最好,赶紧给大家推广。”

  在我市农区,除了带领村民依靠大棚种植致富外,我市还积极打造以葡萄、葡萄酒为主线的特色产业,发展观光旅游,成立农业合作社,培育庭院经济……农区产业各具特色,如火如荼,兴旺发展。

  扶贫:多措并举

  汉代古墓城墙在王元地村静静伫立,无声见证着这块土地的变化。贫困,曾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无法避免的难题。如今,古琴表演、香道文化、古体字标志等元素,正给汉代古墓城墙蕴含的汉文化融入更丰富的内涵,政策帮扶、农家乐、观光采摘、文化活动等,让贫困户走出贫困,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韩继祥曾是王元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父母最担心的孩子。韩继祥身患残疾、妻子患病,均无法外出劳动,儿子正在上幼儿园,家里的开销全靠父母种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了解到他家的情况,驻村书记孔威协调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为他家捐助了7头仔猪,还为韩继祥争取到了村内保安员的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村党支部又帮助他们夫妻二人办理了残疾证。

  “现在他们有低保收入,每个月村里还给300元的饲料费,孙子的上学补贴每年1500元,看病也能报销95%,我们老两口也能放心了。政府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自己真得尽力,以后就盼着孙子能有出息,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韩继祥的父亲韩二楞说。

  2018年,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的贫困户折社娃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向邮储银行申请农业贷款,盖起了蔬菜大棚。“一年贷5万元,还不要利息,年底还清就行,这可真是好事。等种大棚挣了钱,我想再养几头猪,把家里的地全利用起来。”折社娃说。

  韩继祥和折社娃的经历只是我市开展扶贫工作的缩影。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经过2018年的不懈努力,我市1297户29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动态脱贫,脱贫率达100%。今年,我市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落实脱贫工作,聚焦“精准”,补齐短板,探索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为实现全面小康继续努力奋斗。

  文明:成风化人

  7000年前,远古先民在太阳神照耀着的桌子山上,刻下一幅幅精美的岩画……那天真、拙朴的太阳神人面像,线条旋转,似在表达远古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如今,桌子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人们旋转、跳跃,抒发着文明、幸福生活的真切感受。

  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人们经历了从“扛起锄头”到“舞起红绸”的变化,这变化在人们手里,更在人们心里。

  “肚子吃饱了,脑子也要填饱。农闲时最热闹的就数村里的秧歌队表演,人们且歌且舞,解乏又乐呵。现在,乡村振兴发展已经从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发展,人们也得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培育文化人才队伍,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让文化生活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万亩滩村村委会主任段和平说。

  多年来,我市积极努力,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让文明的种子不仅播撒在这一代村民心中,也传递给下一代。

  3月1日,市文明办为市第十三中学颁发了“智慧妈妈好家风好家训乡村少年宫讲堂”牌匾,荣获“最美家庭”的代表屠凤彩和马可达,分别结合自身经验,围绕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传承文明家风等话题,讲述了如何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信心、快乐成长……

  同时,良好风尚也在农区不断蔓延。如今的农区,酗酒闹事、聚众赌博的人少了,在书屋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观念转变了,乡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文明新风正不断滋养着农区居民的生活。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结对子、种文化”等品牌活动,创作编写了一批讴歌村民生活新气象,适合乡村表演的小戏、小品、快板、说唱等剧本,并经常举办广场舞、邻里节、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在乡村落地生根、成风化人。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