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丰收的色彩——走进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
发布时间:2021-01-21 09:36:39 作者:王颖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水肥一体装置。 (王颖 摄)

  

  丰收的景象。 (王颖 摄)

  

  农业技术员查看西红柿品质。 (王颖 摄)

  ■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眼下,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中的西红柿、茄子、尖椒、芹菜等蔬菜陆续上市,员工们纷纷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位于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通过流转曙光村八十六处800余亩土地,建设现代化温室大棚。大棚利用科学技术对光、温、水、肥等进行精准调节,让蔬菜种植在资源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时实现品质与量的提升,展现出农业现代化的惊人潜力。截至2020年年底,104栋现代化温室大棚土建已完成,30栋大棚已整体上膜达到种植标准,13栋大棚完成种植并实现产出。

  近日,记者来到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一排排一人多高的西红柿秧苗上硕果累累,不少果实已经成熟,红彤彤的煞是喜人。因为农业园温室大棚中西红柿的品质好,销售订单接踵而来,员工们正忙着为刚采摘的西红柿称重、包装,准备装车外运。

  “我们采用水肥一体的方法,让电脑来控制浇水、施肥量。”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技术员张佃选指着棚中的三个大罐说,“这边的三个罐子,一个含有钾元素、一个含有蔬菜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一个负责平衡酸碱度,通过电脑控制为蔬菜浇水的同时也施了肥,既能让蔬菜‘吃得’营养健康,又能防止蔬菜‘吃撑’。同时,我们还采用电脑控制棚内温度、湿度,为蔬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营养够,环境好,蔬菜品质自然就好。”

  做为温室大棚技术员的张佃选十分自豪。而正忙着摘西红柿的员工袁翠香也欢喜不已。

  袁翠香是曙光村八十六处村民。

  “以前,我们的土地种玉米,一年忙到头赚不了几个钱。如果遇到玉米价格低或虫灾、旱灾,种玉米还得赔钱。所以,我们大多把土地撂荒外出打工。可我50多岁了,打工工作也不好找,正犯愁时,听说有公司流转我们的土地建示范园,每年每亩350元的流转费,建起示范园后,我们还能就近打工,我就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如今,我家流转了近20亩土地,一年收入约7000元。我在这里打工一天工资100多元。打工的地方离家近,赚得也不少,我知足了。”袁翠香说。

  与袁翠香同村的韩美兰是建档立卡户。因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在本村落户,她也成为受益者之一。

  “以前外出打工,离家远,只能租房住。这边,村里的土地撂荒没收入;那边,租住的房屋得交房租,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现在,在农业示范园打工,离家近,以前撂荒的土地不仅能收土地流转费,还能再绿起来,真的挺好。”韩美兰说。

  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在曙光村落户,不仅让曙光村有了绿色产业,让曙光村和周边村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更可为我市乃至周边城市的“菜篮子”添上绿色蔬菜。

  “今天,这500多公斤西红柿和300多公斤茄子将运到乌达农产品市场和精品水果店。目前,我们的千禧樱桃小番茄、贝贝小番茄以及毛粉西红柿、大黄西红柿,大黄瓜、小乳瓜、长茄子、尖椒、芹菜等多种蔬菜已上市。因为我们种植的蔬菜品质好,乌达区、海勃湾区的大型超市以及农产品市场、精品水果店都抢着下单。在线下销售的同时,我们还采取线上销售模式,买家通过微信下单后,自行取货。”内蒙古亚葳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管理人员张超说。

  

  时值数九,寒气袭人。而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不仅温暖如春,还呈现出一派翠绿与“丰收红”“丰收紫”的七彩图。一寒一暖,展现出的是曙光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产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带动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成果。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