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强党建 奔富路——脱贫攻坚看海勃湾之二
发布时间:2020-10-13 10:44:22 作者:海渤湾区 来源: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海勃湾农区万物并秀、瓜果飘香。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尽锐出战、合力攻坚,一个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涉农村(社区)实现华丽蜕变,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农区居民脸上……强大的脱贫力量正在不断汇集,向着全面小康之路砥砺前行。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之路上,海勃湾区持续发挥党建引领特色优势,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居民幸福感节节攀升,广大农区踏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

聚焦群众之“盼” 把牢脱贫攻坚“领航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海勃湾区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好区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区级层面设计上把中央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从组织统筹、协调推进上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攻坚合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4家,下设13个由行业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分领域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区委常委包联村党支部制度,通过定期到村调研、督促指导,助推贫困户脱贫、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优化调整驻村工作队8支、驻村干部24名,全天候、全身心驻村帮扶。压实村(社区)“两委”责任,负责做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公示工作。

  全区上下深入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体系,层层传导责任、层层作出示范、层层履行监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海勃湾区注重发挥部门联动和干部帮带作用,确定了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单位包户帮扶模式,每个单位至少帮扶2户;汇集帮扶单位集体、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贫困户本人5支力量,合力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把“一户一策”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协调实力强的工业企业开展对口村企帮扶,形成了领导引领、部门联动、镇办实施、企业助力的大扶贫格局。

  注重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制定出台了《海勃湾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对工作任务实施清单管理,列单督办重点任务,明确各行业部门制定并落实本行业部门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每周要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结对帮扶单位全年入户不得少于12次,确保“定村、定户、定责、定效”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顺应时代之“需” 建强脱贫攻坚“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建强基层党支部。

  建个好支部,胜过帮钱物。基层党组织建好了,作用发挥出来了,就能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如今的王元地村是全市闻名的“明星村”,但几年前,这个村的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党组织软弱涣散,是海勃湾区有名的落后村。

  王元地村党支部逐步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当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特别是2018年村里遭遇洪水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组织的凝聚力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广大党员积极救灾、抗疫,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王元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孔威说,随着党支部凝聚力增强,加入党组织的年轻党员越来越多,就连原来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的老党员也主动认领任务,发挥作用。

  海勃湾区各涉农镇(街道)严格落实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对党建重点工作挂图作战。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1+5”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全程纪实制度,提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按照“五个三”工作要求,打造千里山镇党群服务中心,将基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锤炼实战“本领”打造脱贫攻坚“生力军”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

  脱贫攻坚过程中,海勃湾区坚持支部领航、党员领先、干部领跑,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党员和干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自从孔书记来到村里,帮我们村里争取到很多项目和资金,现在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王元地村村民牛艳青说道。

  2017年5月,孔威被选派到千里山镇王元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尽快熟悉情况,他挨家挨户走访、整理资料。在入户摸底过程中,他了解到王元地村小麦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高,有适合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将小麦加工及生产特色食品打造成村里的特色产业成为孔威和村干部们的共识。

  2018年年初,“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利用村集体房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同时鼓励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加工厂就业或向加工厂出售自家农副产品,实现脱贫致富。

  如今,“王元地”已成了全市响当当的农业品牌。合作社不仅能为贫困户分红,还带动了全村种植户加入,每年生产的50万公斤面粉中60%进行深加工,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海勃湾区选派(调)扶贫办、扶贫工作队干部、驻村第一书记41人,调整3名“80后”年轻干部到千里山镇任职,为千里山镇招录3名选调生,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千里山镇增加13名政务辅助人员,为5个村和3个涉农社区配备8名党务专干,使脱贫攻坚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部素质过硬,确保了脱贫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头雁”队伍管理,实现5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等,实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能力素质提升全覆盖。

  坚持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锻炼干部、识别干部、选用干部的主战场。2019年以来,海勃湾区提拔重用了5名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专干。强化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保障管理激励,落实驻村干部享受《关于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边远补贴制度》,按时发放驻村工作队员生活补助,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敢担当、勇作为。

激发干事之“源” 找准脱贫攻坚“定盘星”

  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的筋骨,唯有“筋强骨壮”,才能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

  海勃湾区既施以外力,更催生内力,找准增收路子,拓宽致富渠道,合力鼓起村集体的“钱袋子”。

  曾经的巴音乌素村经济相对落后,村民增收渠道少。村党支部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根据村民有种植、养殖经验的特点,想把村子打造成生态旅游餐饮区,用采摘农产品、参观农业基地、亲子农家乐等方式,不断吸引城区居民前来消费,增加居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巴音乌素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哲说。

  2019年5月,由巴音乌素村党支部牵头,以党员方建军、段胜雄为致富带头人,由市园泰养殖公司与市裕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实施了“乡里林居”林下经济特色养殖项目。项目依托乡村特色风光,以适合本地养殖条件的品种做示范,建立林下养殖示范基地,逐步建成集休闲观光、果蔬加工、食品展厅、温室采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区,不仅能对乡村建设作出贡献,保护乡村原始环境,还可以提供更多就职岗位给贫困户。”方建军说。

  海勃湾区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一村一品一特色”品牌效应,培育集体经济项目34个,实现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通过“万企帮万村”模式,为5个行政村和3个涉农社区向社会筹集帮扶资金800万元,作为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备用金。通过采取集体投资、土地参股、资金入股、村企合作等模式,发展蔬菜展销基地、黄河鱼垂钓、烩菜节、农家乐餐饮、贫困户养殖产业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支部领航、农区发展、群众增收的攻坚目标。

  创新治理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

  以前的新地村上访户多,对村里的事务和发展也漠不关心。新丰村党支部探索以“党支部服务党员,带动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先进群众服务群众,带动群众”的“三服务三带动”工作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此外,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实行各片区分管制度,确保村民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片区负责人解决问题。

  “通过‘三服务三带动’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群众有了反映诉求的新渠道,党员的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群众也收获了更多幸福感。”新丰村党支部书记廉军说。

  海勃湾区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手段、信息化为支撑、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镇为一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二级网格,以村小组、片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三级网格,在片区内以200户左右农区居民为一个单元,划分四级网格,各村、社区根据不同区域范围在四级网格内安排网格员,在基层最小的治理单元里对农区进行网格化治理,把力量导入网格、资源沉入网格,促进共建共享,实现群众自治和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基层治理多头管理、协同治理合力不强等问题,逐步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严格落实“三务”公开要求,采取触摸屏、网络、微信、村村响和公示栏等方式,及时公开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引导农区居民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

  通过开展脱贫典型故事分享、普法宣传教育等活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群众参与机制,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金秋的艳阳,映照着农区居民的笑靥。海勃湾区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