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文旅事业繁荣发展为美好生活添彩(上)
发布时间:2021-01-19 10:32:32 作者:董巍巍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回眸十三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梦想在前,使命催征。回望过去5年,我市在文化旅游产业、文艺创作、城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文旅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竞人书店在我市的名气很大,不仅在于它是一家“老”店,更在于它还是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整合战略出台后,我市第一家与专业旅行融合的主题书店。

  竞人书店内摆放了大量旅行类图书以及各类户外旅行用品,并营造出户外旅行场景,吸引读者以阅读的方式了解旅行,在旅行中探索书中的知识;在布局设计上,书店融入乌海地域特色,集中展现沙漠、岩画等乌海文化符号。

  “诗与远方兼顾,文化与旅游同行,我要为这家店点赞!”读者王云平说。

  “事实证明,我们这种经营模式是正确且有效的,以数据为例,客流量比升级改造前增加了30%左右,节假日更是翻了一倍。”竞人书店总经理孔凡峰说,“‘小’书店转型的‘大’成功得益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的逐年优化。近几年,好的激励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资金的帮扶也很及时、到位。而这些,正是企业发展急需的。竞人书店去年被确定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小微企业,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消息。所以,有了政策支撑与保障,我们才能尝试改革和创新。”

  “十三五”时期,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文件,先后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乌海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管理办法》《关于促进文化消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资金投入、旅游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给予倾斜,引导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我市先后编制了《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乌海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乌海环山湖旅游总体规划》《龙游湾湿地旅游总体规划》《乌海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配套系列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海勃湾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进程。目前,我市正在编制《环乌海湖旅游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及景观提升商业开发规划》。

  同时,我市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组织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重视文化产业统计入库工作,多次组织文化、统计、市场监督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市文化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摸清文化企业底数,全面掌握全市文化产业真实情况,并建立了基础文化企业名录库和文化产业项目库;多次召开文化产业分析会,对文化产业工作进行调度和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决策做好服务。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产业从业者卢云山感慨地说:“近些年,文化产业的大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文化产业人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我对自己的砂石画前景有信心,对乌海的文化产业未来更有信心。”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市紧紧围绕文艺精品创作这个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植根乌海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在讲好乌海故事、传播乌海声音、展示乌海风貌的同时,全面展现了精品创作的整体实力,文艺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

  对此,市作协主席张宝桥深有感触。他说:“背靠时代大背景,乘着政策的东风,作家们不辱使命,在文坛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诸如梁存喜创作的长篇小说《莜麦地》荣获自治区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马亚波创作的广播剧《正泰村农事》获自治区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柳林湾》荣获第十九届北方五省(市)区文艺图书奖、首届北方文艺图书奖;马可达创作的广播剧《北疆输电人》获自治区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些作品传递出了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是作家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讴歌与礼赞。”

  过去5年,我市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改编歌曲150多首,其中《乌海之恋》《书写新乌海》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创作舞蹈作品90多个、书画作品1000余幅,并征集了“文化变迁四十年”原创摄影作品350幅、“多彩乌海”摄影作品180幅,开展各种书画展览百余次。

  音乐剧《乌海人家》成功公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确定为“第七批舞台剧扶持工程立项剧目”和“自治区2018年度惠民巡演优秀剧目”,同时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市乌兰牧骑通过整场文艺演出和文艺小分队演出、快闪演出等形式,走村入户,进企业、下车间,每年开展主题演出活动120余场次。

  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深入人心

  日前,在海区海馨社区4楼宽敞的书法室内记者看到,10多张书法桌两两相并,桌子上铺着厚厚的毛毡,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十几名居民正在聚精会神地习练书法。屋子里很安静,有的正微皱眉头,想着接下来如何下笔;有的刚刚写完一字,对照字帖欣然一笑,似是对刚写的字比较满意;还有的已经写了满满几大张纸,正在认真比对每一个字的优劣……每一个人都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

  68岁的吴国文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练习书法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几乎每天都要到社区书法室写上两个小时。如今,吴国文的字越写越好,还在社区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了奖。“我平时不喜欢跳广场舞、扭秧歌,也不喜欢打麻将、玩扑克,唯独喜欢书法,每天一半的时间几乎都用在练习书法上。”他说,“感谢‘书法五进’,感谢社区提供了这么好的书法软硬件条件,让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市民李文静告诉记者:“乌海的公共文化服务确实周到,活动丰富不重样,又别具特色,老百姓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连我在北京的同学都知道乌海的情况,不住地夸乌海了不起呢!”

  过去5年,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万千像吴国文、李文静一样的普通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

  过去5年,我市全面推进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制定出台了《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的方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了“书法五进”“广场文化艺术节”“群星艺术大赛”“大漠湖城书香飘·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等文化惠民品牌活动;着力打造公共教育基地,启动“共享交融·让艺术点亮心灵”美育课堂项目和书法大讲堂等公益项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成果丰硕

  “过去的5年,是我市的文保事业成绩显著的5年,一批文物保护工程相继完工,这些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再一次焕发新生,也必将延续最好的‘生命’状态。同时,我们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通过引进大型文物展以及文物图片展等形式让文物‘秀’起来、‘流动’起来,让历史‘走’到市民中间,激发市民的历史自豪感和认同感,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博物馆馆长武俊生说。

  “十三五”时期,我市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五级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我市投入建设召烧沟岩画遗址博物馆,做到了强化文物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对明长城二道坎烽火台进行抢救性保护,有序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通过引进临时展览等,广泛开展了文博宣传活动。

  目前,我市共有可移动文物7879件(套),其中,各类上等级文物121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19件,国家三级文物100件;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41个,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我市还充分挖掘保护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广泛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和学习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我市现有区县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10个,列入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其中自治区级传承人7名。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