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执着守护精神家园——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8-11 11:56:52 作者:李浩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我市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千年的古风洗礼,给予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可谓是时光的见证者,记载着这片美丽富饶土地的沧海桑田、岁月沉浮。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时代的召唤和文物保护部门的神圣使命。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馆长武俊生,详细了解了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历史遗迹。我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桌子山岩画群、秦汉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为海勃湾新石器时代文化聚落遗址、新地古城遗址及周边墓葬群、巴音陶亥扬水站、渡口扬水站、满巴拉僧庙;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为巴音陶亥墓葬群、三坝墓葬群、东方墓葬群、三道坎墓葬群、马堡店佛塔。

  20世纪70年代,居住在召烧沟附近的牧民秦福喜在放牧时无意中发现暴露在外的岩画图案,文物保护部门随后进行了考古发掘,桌子山岩画群由此重见天日。“桌子山岩画群主要分布在6个较为集中的地区,即召烧沟、苦菜沟、摩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雀儿沟。桌子山岩画距今4000至6000年之间,对研究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具有重要价值。”武俊生说

  秦汉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沿黄河修筑、依山势建成。我市境内的秦汉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海勃湾区和海南区,墙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我市秦汉长城主要由石墙和山险组成,修建石墙时就地取材,由条石垒砌,石缝间填充泥土而成,现存长度为45398米。秦汉长城遗址沿线有拉僧庙烽火台、农场七队烽火台、三道坎烽火台、新南烽火台、凤凰岭烽火台等8座烽火台。”武俊生说。

  我市明代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黄河东岸,呈南北走向。“明代长城遗址沿用了部分秦汉长城墙体,由石墙和土墙结合而成,土墙主要使用沙土、石子修建,沿线有红墩子烽火台、东红烽火台、渡口村烽火台等7座烽火台。”武俊生说。

  针对桌子山岩画的巨大历史价值,我市编制了《桌子山岩画保护规划》,使岩画保护有了明确的方向。2013年,我市投资3000万建设召烧沟岩画遗址博物馆,实现了岩画集中连片保护,填补了国内外岩画原址保护空白。烧沟岩画遗址博物馆聘请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建筑设施具有可逆性、可拆除的特性,对岩画不造成任何伤害。目前,烧沟岩画遗址博物馆正处于二期施工阶段,不久将会与观众见面。

  “市博物馆对秦汉长城、明长城遗址两处遗址划定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设置了网围栏、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2019年,市博物馆组织人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二道坎烽火台进行了台体加固,对烽火台的结构、排水进行了测量,设置了展示说明牌。”武俊生说。

  可移动文物方面,我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8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件(套)、国家二级保护文物20件(套)、国家三级保护文物77件(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飞天石雕为元代文物,长60厘米、宽26.8厘米、厚12厘米。飞天形象身躯短壮,面容圆润丰满,绾发束髻,眯眼微翘,丰鼻小嘴,笑意微含;身穿窄袖长裙,项饰璎珞,双手捧花盘,肩披巾带,长带从身后飘飞,身畔祥云相伴,姿态朴拙。”武俊生说。

  市博物馆在2019年申报了国家金属文物修复项目,利用专项资金修复了馆藏的77件(套)金属文物。“合理利用文物也是一种保护,2008年开始,我市所有博物馆面向观众免费开放,增加珍贵文物的展出数量,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物进校园、文物进社区活动。”武俊生说。

  文旅融合是近年来我市探索文物保护的一条新路,满巴拉僧庙位于我市海南区拉僧庙镇图海山上,建于清朝初期,至今有360多年历史,是自治区最早学习蒙医的高等学府。1996年,经海南区政府批准,满巴拉僧庙成为我市唯一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教活动场所。2012年,复建后的满巴拉僧庙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4年,满巴拉僧庙被自治区政府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巴拉僧庙目前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着力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了市、区、镇(街道)、行政村、文物保护员五级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文物保护管理责任得到落实。“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现在的博物馆面积较小,无法实现分区展览,‘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建设一个上规模、综合性的博物馆,让我市的珍贵文物与更多游客见面。”武俊生说。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