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标       题 乌海市居民外出及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索  引  号 111503000115547383/2021-04723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统计局 信息分类 图表图解
概       述 乌海市居民外出及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21-09-07 17:34:21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乌海市居民外出及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成文日期: 打印 保存 关闭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渠道多样化、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与旅游、商务、探亲相伴的异地消费活动日益频繁,消费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消费者日常消费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不仅跨越城市,还跨越国界,居民的消费途径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乌海市消费流动情况,市统计局通过12340平台,开展了《居民外出及消费情况调查》,供决策参考。

    一、调查样本分布

    调查选取18周岁以上、乌海地区常住人口作为调查样本,调查时期为6月份月度数据。按地区分,海勃湾区占64.64%,海南区占15.78%,乌达区占19.58%;按性别分,男性占53.75%,女性占46.25%。按年龄分,18-30岁的占17.58%,31-40岁的占31.47%,41-50岁的占24.68%,51-60岁的占17.58%,61岁以上的占8.69%。

  

    二、消费情况

    按消费额分(见图1),居民月人均消费集中在4000元以下,其中,2000元以下的占37.36%、2000-4000元的占34.87%、4000-6000元的占11.29%、6000元以上的占16.48%;按性别分, 2000-4000元消费区间女性高于男性3.1个百分点,6000元以上男性多于女性4.6个百分点,2000元以下、4000-6000元消费区间男女性差别不大,男性的消费能力略高于女性。

  

    按年龄分(见图2),2000元以下消费区间,随着年龄增大,占比提高,60岁以上群体中,六成以上消费在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 6000元以上三个消费区间,31-40岁群体占比最大,依次是18-3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群体,31-40岁群体消费能力最强,这与经济能力、经济自由度、家庭负担直接有关,40-60岁群体面临孩子上学,就业学历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家庭要供养孩子到研究生毕业,孩子成家,二孩、三孩出生,赡养老人等家庭责任,转移支出、赡养支出较多,个人、家庭消费相应减少。

  

    1、实体店依然是最主要消费场所

    按消费金额分(见图3),仅3.3%的居民没有到实体店消费,96.7%的居民有到实体店消费,没有消费的男性高于女性0.8个百分点,女性偏爱实体店购物。消费500元以下的占24.5%,500-1000元的占25.6%,1000-1500元的占13.2%,1500-2000元的占9%,2000元以上的占24.4%,没有消费的占3.3%;人均消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和2000元以上两个区间,消费1000-2000元的较少。按性别分,男性占53.5%,女性占46.5%,男性更倾向于购买2000元以上商品,男性高于女性2.3个百分点,女性更倾向于购买1000元以下商品,女性高于男性5.5个百分点。

  

    按年龄分(见图4),18-30岁占17.9%、31-40岁占32.1%、41-50岁占24.5%、51-60岁占17.3%、60岁以上占8.2% ,年龄越长实体店没有消费的频次越高,这与出行频次有关,31-40岁群体实体店消费频次最高,依次是18-3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1000元以上消费区间31-40岁群体消费占比最大(58.7%),500-1000元消费区间18-30岁占比最大,500元以下消费区间60岁以上占比最大。

  

    2、七成市民有通过网络下单,实体店取货消费情况。

    按消费金额分(见图5), 30.7%没有通过美团等购物APP下单实体店取货(或送货到家)消费行为, 69.3%市民有此种行为。500元以下的占44%,500-1000元的占15%,1000-1500元的占3.9%,1500-2000元的占2.4%,2000元以上的占4%,没有消费的占30.7%;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消费金额并不多,普遍低于1000元,半数以上低于1000元,四成以上低于500元。从性别看,男性占51%,女性占49%,女性群体中没有通过网络下单实体店取货消费方式占26.3%,男性群体中这种消费行为占34.4%,女性低于男性8.1个百分点,女性更偏爱这种消费方式。

  

    从年龄分(见图6), 18-30岁占22.6%、31-40岁占38%、41-50岁占23.2%、51-60岁占12.4%、60岁以上占3.8%;随着年龄增长,不选择这种购物方式的逐渐减多,60岁以上群体在1000-1500元、1500-2000元两个区间消费为0,年轻人更喜欢这种消费方式占比高达89.2%,但消费金额不高,500元以下的占57.4%。

  

    三、居民外出及消费情况

    1、六分之一的居民有外出情况(见表2)

    16.8%的居民外出,83.2%的居民没有外出。性别分,男性占63.1%,女性占36.9%;出行年龄分,31-40岁的居民外出人次最多占37.5%,18-31岁的占25%,41-50岁的占19.6%,50-61岁的占14.9%,61岁以上的占3%。按出行方式分,自驾占44%,铁路占30%,飞机占18.5%,其他交通工具占7.7%;按出行目的分,旅游占14.9%,出差占28%,购物5.4%,就医占15.1%,探亲25.2%,其他11.4%,专程为购物出行的占比最少,多是外出顺带购物;按出行城市分(含多次出行情况),周边城市(银川、呼市、包头、巴彦淖尔市、榆林等)占80.36%,大中城市(北京、上海、西安、重庆、成都等)占21.43%,其他城市占10.71%。

  

    2、四分之三外出居民有购物行为(见表3)

    外出居民74%购物,26%没有购物。按性别分,男性占63.7%,女性占36.3%;按年龄分,18-31岁的占29%,31-40岁的占41%,41-50岁的占17%,51-60岁的占10%,61岁以上的占3% ;按消费额分,1000元以下的占34.68%、1000-2000元的占19.35%、2000-3000元的占14.51%、3000-5000元的占11.29%、5000元以上的占20.16%;按消费类型(多选)分,烟酒食品、汽柴油、衣服居前三位,分别为占到30.9%、21.8%、16.4%,手机电脑电子产品、书籍、化妆品占到10%以上,首饰、文化用品占4.03%,汽车、纺织用品、家具占3.23%,家电占1.6%。

  

  

    见图7,18-40岁以及61岁以上年龄外出居民80%以上都购物,40-60岁外出居民购物的较少;同一性别内部外出购物的男性占比高于女性5个百分点,消费金额也高于女性,消费5000元以上男性高于女性7.1个百分点。

    3、三分之二的居民有网店购物情况(见表4)

    69.5%的居民有通过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网店消费情况, 30.5%的居民没有网店消费情况。按性别分,男性占50.3%,女性占49.7%;按年龄分,18-31岁的占22%,31-40岁的占39.2%,41-50岁的占23.8%,51-60岁的占11.8%,61岁以上的占3.2%;按消费额分,500元以下的占57.3%, 500-1000元的占21.1%,1000-1500元的占5.3%,1500-2000元的占3.3%,2000元以上的占12.9%。

  

    按性别分(见图8),男性有通过网店消费的占65%,女性占74.7%,女性高于男性10个百分点,女性更爱网购;女性月均消费500-1000元的高于男性9.3个百分点,男性月均消费500元的高于女性2.7个百分点,其他消费区间差别不大。

  

    按年龄分(见图9),18-31岁群体13.1%没有从网店购物,61岁群体74.8%没有网店购物,随着年龄增长网店消费越少;61岁群体。

  

    四、影响居民外出消费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普遍存在一些基本的消费偏好,例如喜欢更多的选择,对于低价格商品的偏好,自主的消费时间,当对一个消费地点产生好的印象,就会产生“消费习惯”总是选择这个地点消费等。大城市、网店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这些偏好,因而造成消费外流。

  (一)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经济更能满足消费者上述基本偏好,也更能体现新的消费特征,居民选择外出是必然的。

    1、大中城市的商业环境更能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体验

    消费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仅满足对商品的占有,更在乎消费过程中的体验,“购物”不只是买东西的过程,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休闲活动,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更高,购物、吃饭、娱乐、旅游、住宿集于一体,方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大中城市的城市建设、旅游景点、商业环境等都方面优于小城市,新兴的体验式消费场所更能满足强调消费体验与过程的新诉求,大城市这些引领潮流的地方必然吸引我市居民外出消费。

     2、大城市更容易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虽然消费外流现象也存在于大城市,但是在毗邻大城市的中小城市更为突出,并且涉及到的消费品种类也更为广泛,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的中高收入群体表现出更强的增加消费支出和进行消费升级的倾向。而小城市的商业现状并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大一些的城市有种类丰富的消费品,产品升级、更新紧跟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任何小城市出售的商品,因而选择到周边大中城市购物。我市处于银川、包头等大城市的辐射范围,在购物环境、商品种类、价格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周边大城市成为消费的流入地,而我市成为消费流出地。

  (二)异地消费的交通、时间成本在降低

    对于个体为主的消费行为来说,消费的边界在于消费地点的吸引力和达到的交通、时间成本。随着城际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商品交易网络化,时间、交通对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乌海市现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深圳、呼和浩特等七个大中城市通航,航线网络已连接华北、西北、中南、华东等地区,从乌海起飞通过中转等方式8小时之内可以通达国内任一大中城市;铁路可以直达天津、兰州、西宁、敦煌等城市,购票方便、票价优惠、往返时间短,如,周末几百元就可以往返西安市,铁路、航空、高速等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居民异地消费提供了便利。

  (三)网络购物更高水平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

    网上购物更便利,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逛商店”,不受时间限制,省时省力;选择性更强,随便打开一个购物网站,琳琅满目而分类细致的商品就会呈现在面前,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价格还低于实体店;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购物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精准购物推荐,提高消费者筛选和获得所需产品及服务的效率。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乌海市城镇化率高达95.37%,居自治区首位,居全国前列;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69年,高于自治区0.61个百分点;城市信息化程度较高,移动电话普及率145.4部/百人,高于自治区28.8个百分点。乌海市较高的网络覆盖度、居民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得网络购物简单易行。

    五、 促进乌海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由于交通的便捷,物流、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距离不再是问题,消费者日常消费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以前的货比三家现在货比千家甚至货比多城,城市各自为政的封闭格局逐渐打破,较为均质化的商业中心格局逐渐消解,城市之间为吸引外部性消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出去是不能阻挡的,应该更多的做好迎进来、引进来、留下来的文章。

  (一)努力完善商业环境建设

    城市的商业环境建设是影响消费外流最大因素,消费外流会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居民经营性收入下降等影响,努力完善商业环境建设,吸引消费。从各个角度着手提升本地购物环境,加大投资力度,打造、完善核心商业区建设,保证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企业创新,改善购物环境,引进知名品牌,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增强商业区竞争力,吸引消费回流和外来消费,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二)丰富节假日期间的活动

    多举办各种大型购物节等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力争月月有节日,逢节日必有活动,吸引市民在家门口消费;活动中提高市民参与性,增加体验感强的活动,在观风景、看演出、赏展示、品美食的过程中消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消费链。

  (三)发展旅游业,吸引外来消费

    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势,延长旅游线路,根据旅游业综合性消费强的特点带动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发展,拉动消费。

  (四)发展网店经济

    网店提供了一个跨地区的网上全国大市场,与传统的消费方式不同,抹平了地区间的位置、交通、制度差异,更注重产品本身,与实体店的销售旗鼓相当,一些地区甚至超越了实体店销售,网店已成为商品最主要销售方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网店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注重与有知名度的电商平台合作;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展网店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培训。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