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丰收田野党旗红
发布时间:2020-10-19 17:31:32 作者:强建国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乌海大地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田野、在村庄,在扶贫车间、在蔬菜大棚……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和贫困群众一起展望未来、谋划发展。一个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涉农村(社区)实现华丽蜕变,幸福的笑容在贫困群众脸上灿烂绽放……强大的脱贫力量正在不断汇集,向着全面小康之路砥砺前行。

  党建引领,给我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用之不竭的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践行着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让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旗愈加鲜艳!

  党旗引领航向

  把牢脱贫攻坚“领航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我市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通过建立健全领导、监督、考评等机制,让责任在一线落实。

  切实把准正确方向,市委统揽全局、精准发力,以务实之举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地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加以推进,累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书记专题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114次,研究制定各类方案制度40余项,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注重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建立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上率下抓落实。在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中,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责任,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遍访活动的重点,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四级书记遍访率100%。

  全面落实“领导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实现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19名厅级领导走访全市19个村(涉农社区)开展包联,19个市直部门主动对接包联村,帮助帮扶政策和措施精准落实,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3区驻区工作总队、17个专项推进组、19支驻村工作队、122名扶贫干部、450名帮扶干部充分发挥作用,11家扶贫龙头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献计出力,各扶贫开发相关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开展协作配合,脱贫责任链条环环扣紧、攻坚力量充分凝聚,齐心协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走深做实。

  统筹协调强化考评机制,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整体建设、一体推进。着力建立完善考评责任机制,把脱贫攻坚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线考核并对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反馈,着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从严管理强化监督检查,高规格组建由区委书记抓总、工作总队长具体牵头,区委组织部部长、扶贫办主任参加的监督管理队伍,就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调研督导、踏查暗访,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卯足劲头把初心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固本强基提升

  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和“最前沿”,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建强党的基层组织。

  我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全市13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完成县级党委备案工作。近年来,选派23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服务基层,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确定6名村“两委”干部和年轻后备力量进行学历提升计划,确保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建立了62人的村干部后备人选库,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

  加强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农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制定农区基层党组织“最强党支部”创建14条个性标准,各区积极指导各村对标对表,迅速开展创建活动,培育示范点5个,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13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已全部挂牌,其中9个已经按照“一厅六区多元”的功能布局实现实体化运行。

  建立健全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定期排查、分类定级、整顿转化、动态消除”的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实现“动态清零”。

  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逐级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定期指导考核、动态监控提醒、直接联系、全程纪实、失职追究等六项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全市农区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数据库,确保每村每三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

  选优育强压担

  锻造脱贫攻坚“排头兵”

  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看“头羊”。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看基层组织,根本在党员干部。

  我市坚持把脱贫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晴雨表”,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干部增长见识、磨砺才干的“大熔炉”和考察识别干部能力素质的“试金石”。

  选派懂农业产业发展、具有开拓创新意识、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19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实现了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市委统一抽调15名干部组成3支驻区工作总队,由县处级干部担任队长,挂职各区委副书记,切实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专家1350余人开展技能培训、金融服务等活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统筹推进5类扶贫干部特别是新选派新任职干部的扶贫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各级扶贫干部政策水平及抓脱贫攻坚的业务能力。

  从严从实压实工作责任,精准考察识别从严监督管理,对在工作中不称职、不胜任、不负责的干部,坚决撤换甚至给予组织调整、降级降职等处理。关爱激励提振干部扶贫士气,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集体经济

  找准脱贫攻坚“振兴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我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推动,为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和经济支持。加强政策扶持,会同财政、农牧等部门,整合全市各类资源,制定《乌海市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5项21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采取党费补助、企业资助、村民入股等形式,设立村集体经济启动、引领资金2220万元。强化规划引领,各区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编制了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一村一策一项目”,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广“订单+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推动农区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共赢。18家工业企业筹集村集体经济发展备用金1930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积极申请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5个,20万元以上的5个,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创新治理方式

  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内容之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我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将全市农区划分为60个网格,按照“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配备网格员,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实现了所有网格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部行政村完成了村规民约的制定完善,不断深化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532”工作法,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严格将法治作为乡村治理的必然遵循,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依托党员骨干、乡贤、志愿者宣传队伍等,开展各类文明倡导、文化传承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常态化开展表彰道德模范、新时代乡贤、好家风好家训、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创建“积分超市”,采用“以行动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取所需物品”方式,树立了比学赶超的新风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脱贫典型故事分享、文艺宣传、集中宣讲等活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乌海,处处涌动着奔向小康生活、创造美好未来的热潮。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市将继续深入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之路,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