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市作协:搭建平台 繁荣文学事业
发布时间:2020-04-22 11:11:15 作者:张靖爽 文/图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C:UsersduanjwDesktop新建文件夹-1.jpg

基层采风

C:UsersduanjwDesktop新建文件夹-2.jpg

年会活动

  在我市文艺界,活跃着一支文学创作队伍,他们自协会成立以来,便手握妙笔,奋力耕耘,履行着社会责任,下笔万言传递生活的真善美。他们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有人民教师、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因为热爱文学创作走在一起。多年来,他们坚持深入群众,创作饱含真情实感,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并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把文学创作作为人生追求,在群众生活中感悟人生百态,在学艺中陶冶情操。

  1985年,为促进我市文学创作事业发展,市作家协会成立。经过30余年的发展壮大,会员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90多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5人、自治区作协会员87人。

  市作协从成立之初就本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宗旨,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推动着全市文学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已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会员梁存喜创作的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的季节》《莜麦地》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马亚波创作的广播剧《正泰村农事》,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柳林湾》荣获第十九届北方五省(市)区文艺图书奖、首届北方文艺图书奖;马可达创作的报告文学《高高的输电塔》荣获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文学创作奖三等奖,广播剧《北疆输电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刘惠春创作的散文集《荒原》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散文集《他乡亦故乡》入选内蒙古作家协会2019年度草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学创作子项,散文《乌兰布和的梭梭》荣获“祖国颂 草原情”征文大赛二等奖;会员梦遥荣获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二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会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就像今年疫情爆发之初,我在工作群里发出让大家用心、用情、用功抒写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的号召时,会员们纷纷响应,不到半月时间,我就收到了大家创作的百余首抗疫主题诗歌。”市作协主席张宝桥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就应该用好手中的笔,书写这个时代的故事。”

  市作协为充分发挥作家在工作、生活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挥文学创作在认知文化、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还时常走进机关、学校、企业、军营、贫困家庭、敬老院等,一边为创作积累素材,一边进行政策宣传及慈善帮助等。“文字的力量其实是很强大的,一篇文章、一首诗词都有着无限的能量,那么要想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就要深入群众生活,去接触和了解不同领域群众的生活。”张宝桥告诉记者,近年来,市作协每年都会组织两到三次外出采风活动,一是开拓会员眼界,为创作寻找灵感和素材,二是为了结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大家可以相互切磋、交流、学习。

  市作协会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学无止境,不能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于是,他们脚踏实地地提升自身创作水平,读书、采风、学习、创作。张宝桥说:“虽说会员入会时都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但为了继续提升大家的创作水平,我们不仅会不定期举办作品研讨会及征文比赛,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老前辈、优秀的作家请过来,为作协的会员授业解惑,同时让作协的会员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创作水平。此外,为给会员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我们还在虹桥湖畔、阳光田宇、西行客栈等地设立了创作基地。”

  “创作基地设立后,协会经常在这些地方举办团建活动和学习活动。有时大家说话聊天、嬉戏玩耍间就会迸发出不少灵感,对创作很有益处。”市作协会员屠凤彩说。

  妙笔生花硕果丰。如今,市作协已成为我市文艺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一道靓丽风景线。“近几年,乌海的文学氛围越来越好,但年轻的文学爱好者还是偏少。今后,协会在鼓励老会员创作更多接地气、正能量的好作品的同时,充分发挥老会员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新人,让乌海的文艺事业更加繁荣。”张宝桥说。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