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森:走到哪里都要听党召唤
发布时间:2021-03-29 11:00:52 作者:双拥专栏信息发布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老战士彭德森追忆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也提醒人们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迎着午后的阳光,我们来到抗美援朝老战士彭德森家,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老人依然身姿挺拔、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浓重的湖北口音掷地有声。言谈间神采飞扬,心中澎湃的豪情和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令人肃然起敬。

  采访中,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讲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彭德森1928年出生,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50年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老战士 彭德森:“那会儿条件艰苦,我就是背着炒面和压缩饼干,根本不能生火做饭,敌人的飞机低到树梢,朝鲜老百姓也不敢有烟火,飞机打得不行,我们都是黑夜行军,白天就在山里和防空洞里待着。”

  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志愿军战士们视死如归,投入战斗。在彭德森看来,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以弱打强、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战士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抗美援朝老战士 彭德森:“不管遇到美帝国主义的还是其他国家的军队,只要摸清敌情我们就要狠狠地打,消灭他们,我们一黑夜就推进了18公里,把李承晚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武器不好,但做战都是勇敢的,打得敌人只有招架之势,没有还手之力。”

  1953年7月27日,历时2年零9个月的战争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密切配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对手。

  

  经过战争洗礼和党的长期培养和考验,1953年回国在军官干部学校学习的彭德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了他一生的信念。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1956年,彭德森复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包头运输公司的一员,此后,他为内蒙古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美援朝老战士彭德森:“入党以后,我们就不能讲任何代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干什么事情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走在那里都要听党召唤,党叫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得在哪里,从福建到内蒙古,在党的培养下,从包头运输公司到巴盟运输公司到乌达到阿拉善左旗一直到额济纳旗,西部地区我都跑遍了。”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