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媒体解读】【五大任务】“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 乌海市: 城市转型打造双千亿集群 “黄河明珠”享誉对外“朋友圈” | |||||||
公开日期 | 2023-01-15 17:40:09 |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和国家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内蒙古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五大任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是内蒙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
2023年内蒙古“两会”期间,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特推出【“五大任务”见行见效】盟市系列报道,聚焦内蒙古各盟市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集中呈现各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央广网呼和浩特1月14日消息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十分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1月13日,内蒙古人大代表,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进接受央广网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乌海市将把“两个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让“两个基地”量质齐升,使“桥头堡”作用更加彰显。
乌海,因煤而生,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现如今,乌海更是成了有山有水有沙漠的魔幻之城。在这里,你可以坐着船游沙漠,在沙漠里去看海。“黄河明珠”“书法之城”“沙漠绿洲”都是这里响当当的名片。
乌海湖景区(央广网发 高瑞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主动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秋景(央广网发 王超 摄)
2022年,乌海市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加快实施清淤疏浚、滩区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强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管理保护,黄河乌海段百里生态绿色廊道建设初见成效。
乌海湖上举办的水上运动(央广网发 王超 摄)
目前,乌海市建成民族政策理论宣传、教育、研究、实践基地11个,12家单位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扎实推进。另外,乌海市以被列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市域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入选全国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城市“总客服”12345热线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创新奖”。
市民观看书法展览(央广网发 高瑞鹏 摄)
乌海及周边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煤焦化、氯碱化工基地,焦炭产能达到3259万吨,聚氯乙烯产能达到370万吨,分别占全区的70%和80%,10多种化工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乌海市正全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焦化产业基地,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和锂电池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产业基地,“风光氢储用”一体化发展格局成形起势。全力打造以可降解材料和有机硅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1,4-丁二醇一体化生产基地投产,总投资670亿元的10个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后1,4-丁二醇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可降解材料将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有机硅可达全国总产能的20%,产业影响力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新材料科技公司车间一角(央广网发 王超 摄)
乌海市城镇化率为95.88%,农业占比小,农区人口少,发展都市型农业有先天优势。近年来,深耕葡萄等特色精品农业,乌海的“蒙”字标产品美誉度不断提升。乌海已建成设施葡萄种植基地1200余亩,鼓励葡萄种植企业升级开发葡萄酒文化体验、庄园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动葡萄产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小葡萄”成为“大产业”。
吉奥尼酒庄葡萄园(央广网发 王超 摄)
目前,乌海市对外贸易“朋友圈”扩大到77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外贸总额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36%,更多“乌海制造”走出内蒙古、走向世界。
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高瑞鹏 摄)
杨进表示,“十四五”期间,乌海市将全力抓好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着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力争2025年工业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