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决胜脱贫在今朝
发布时间:2020-09-30 10:25:13 作者:赵晖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标所在。

  2018年年底,我市率先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全市已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56个,产业效益逐渐递增,广大百姓幸福感不断增强;

  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率、服务率均达100%;

  ……

  经过多年汗水浇灌,我市脱贫攻坚喜迎“收获季”。

  成绩浸润汗水,坚韧铸就不凡。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整改,持续聚焦精准,积极推进扶贫措施、扶贫政策落实落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饮水安全等短板得到稳步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可持续增收能力不断增强,我市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决定性成就。

  如今,放眼我市脱贫攻坚各大战场,一个个村庄实现华丽蜕变,一项项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一张张农区居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固本强基  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超常举措,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精准“绣花”的功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我市印发了《乌海市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职责工作机制》,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和“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工作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如磐石。各级党组织把最优秀的干部人才汇集贫困地区、用到脱贫一线,汇聚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我市先后制定了《乌海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乌海市关于进一步完善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乌海市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致贫的八项措施》,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

  根据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我市通过加强动态监测管理,对已脱贫的重点监测户、边缘户和家庭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农户加强动态监测,标注返贫致贫风险,及时监测风险点变化情况、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稳定扶贫政策措施,我市延续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资金补贴政策,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济保障机制;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实施贫困学生精准控辍保学台账式管理,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同时将农区困难家庭新发生的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及时纳入返贫致贫预警帮扶范围,确保困难户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

  我市还在巩固提升扶贫产业、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完善综合保障措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巩固脱贫成效的长效机制。

  产业引领  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我市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到户扶贫政策措施,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全域发展文化旅游,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一项项富民产业正不断将老百姓的钱包填得鼓鼓囊囊,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有“含金量”。

  推进“菜单式”扶贫。产业增收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立足贫困户自身特点,我市以长效化的“菜单式”产业扶贫政策拓宽农区居民增收渠道。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户471人中,19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自主发展、务工就业、龙头带动等方式,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脱贫;152名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带动、公益岗位就业、庭院经济、生产托管等方式帮扶脱贫;对76名无劳动能力和47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我市采取资产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稳定其脱贫成果。

  强化技术服务指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指导员结构,增加科技人员加入产业指导员队伍,以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针对春种、防疫、补栏、保羔等种养殖关键节点,指导员们进村入户指导建档立卡发展产业,向村民宣讲产业扶贫政策,帮助他们科学选择种苗、建立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入户指导477次,疫情防控期间,还通过网络推送视频培训50期,一支指导到位、服务精准、贫困户全覆盖的产业指导员队伍,正在为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全市拥有产业发展指导员48名,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成员31名,科技人员和种养能手比例从48%提升至67%。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是乡村里的造血“动力”,要想巩固脱贫成效,关键是培育适合乡村实际的主导产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市各区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特色等,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实施“一村一策一项目”行动,村集体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海勃湾区通过扶持壮大同富合作社蔬菜配送、天河谷粮油加工、丹丹农家乐等14个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促居民增收;乌达区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深挖马堡店和敖包地域特色文化,建设乌兰淖尔美食街广场、蔬菜展销基地等一系列项目,发展黄河鱼垂钓、农家乐餐饮等产业;海南区通过种植“百亩葡萄园”、开展互助合作社等特色项目,把产业扶贫作为有效抓手,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产业链。目前,我市已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56个,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5.83万元。

  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克服疫情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大力推广本地特色农业产品,两家农业企业入选第二批全国扶贫产品目录,认定牛肉、羊肉、鸡蛋、水果、粮食等4类10余个农副产品为自治区重点扶贫产品,每年生产价值总量约1.12亿元。通过积极举办网络直播带货、电商销售、贫困户农产品进市、行政事业单位认购等销售活动,目前已协助贫困户销售蔬菜、肉类、鸡蛋等农产品近35万元。

  此外,我市还按照“创业带就业,先富带后富”的工作思路,在全市19个行政村(社区)认定创业致富带头人65人,实现农区致富带头人全覆盖。

  兜底保障  筑牢脱贫攻坚坚固防线

  要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就要把各项保障政策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市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住房、医疗、教育保障,把“扶困”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落实医疗保障政策,确保贫困人口不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建立“精准筛查、靶向治疗、慢病管理、大病兜底”的医疗健康扶贫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四定两加强”政策,30种大病贫困患者全部救治,救治比例达100%;为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全额补贴缴纳城乡居民医保,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一站式结算政策,持续完善医疗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率、服务率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5.3%。

  落细就业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对确定的就业扶贫对象,各级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分类制定了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全市发布线上招聘会19期,举办线下招聘会1期,帮助13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多种方式就业,同时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56人;举办线上线下就业创业培训6期,培训贫困劳动力62人,对有培训需求者,及时开展培训,确保做到应培尽培。

  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我市调整低保补助标准到760元,对新增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建立台账,及时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严格执行贫困户脱贫后延续12—24月的渐退期政策,目前,全市享受政策的贫困户中,低保和特困贫困户为176户359人。缴纳养老保险379人,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应保尽保、老有所养,有效防止返贫发生。

  提升扶志扶智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激发建档立卡群众的内生动力,我市深入挖掘脱贫典型20余例,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宣讲相结合,激励更多的干部群众向优秀典型学习,解决贫困群众思想贫瘠。三区同步开展“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主题宣讲和脱贫之星、身边好人等各类优秀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中国优秀扶贫典型案例、“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社会扶贫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营造“争脱贫 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收官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正酣。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画卷,在乌海这片热土上绘就。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