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致富增收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0-10-19 17:27:36 作者:韩建慧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实不实,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就要看大家伙的钱包鼓不鼓。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始于2014年,经过几轮的精准识别,全市共识别出1281户2890名贫困人口。2015年,全市建档立卡户的平均收入只有4316元,到2019年已经增至17773元。

  收入大幅度提升,不但让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绩单十分可观。近年来,我市深挖贫困根源,琢磨解决办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能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打造出致富增收奔小康的“乌海样本”。

  因人下单,志智双扶“换脑筋”

  贫困群众收入上不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因病,有的因残,有的因为缺少技术、资金、劳动力,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想要摘掉“穷帽子”就得挖出“穷根子”,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对于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人群,想要帮助其增收,需要依靠完善的政策作保障,但对于有劳动能力,只是因为资金、技术或其他原因不能增收的人群,就要改进帮扶模式和收益分配方式,培养其内生动力。

  家住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的徐凤义就是受益者。徐凤义年轻时因意外造成身体残疾,性格孤僻暴躁,对于扶贫干部的嘘寒问暖,也常常是冷脸相待。为了帮他重树信心,扶贫干部先从“混脸熟”开始,没事儿就上门去找他聊天,帮他解决一些困难。当成功帮他申请到贷款,让他开办起琢磨了好久的化肥籽种店后,他的思想彻底出现了转变,不但一扫往日的颓废,还成了村志愿服务队的主力队员。疫情期间,他主动向防疫一线捐款,自费给防疫站点赠送慰问品;村里的饮用水工程改造时,他又主动承担起工程队和村民的联络工作。

  家住乌达区富民社区的王莉芬也是成功“换脑筋”才勇敢踏出家门,追求新生活的。今年39岁的王莉芬是先天性一级视力障碍残疾人,因为视力缺陷,王莉芬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参加过工作。后来,她结识了有视力障碍的李风军,并组建起家庭,有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王莉芬在家里是一把好手,洗衣服、做饭、收拾家,什么都能干,可一旦要求她走出家门,就直摇头。“我怕人家瞧不起我,更怕出去以后有危险。”王莉芬说。

  于是,三口之家只能靠低保和丈夫在酒庄打工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随着女儿逐渐长大、读书,家庭开销越来越大,丈夫挣钱越来越辛苦,王莉芬时常发愁。

  扶贫干部于厚洋鼓励她去参加盲人按摩培训班,王莉芬十分为难,她觉得与人交流有障碍,怕学不会。对此,于厚洋鼎力相助,学不会就找老师一对一教;看她出门不方便,就亲自上门接送。得到鼓励的王莉芬先是参加了市残联组织的为期七天的盲人按摩培训班,接着又大胆走出乌海,到鄂尔多斯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盲人按摩培训。

  成功迈出家门,让王莉芬的世界豁然开朗。“我认识了好多比我的情况还严重的残疾人,大家都在自强自立,我为啥不行呢!”她说。培训期满后,于厚洋又给王莉芬介绍了实习单位,就这样几个月后,王莉芬成功“出徒”,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

  “这就是换脑子的结果。”于厚洋说,“能从思想上有所转变,主动配合扶贫干部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增收致富的基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志智双扶过程中,不乏有醉鬼摔了酒坛、懒汉走出家门、残疾人勇敢追求幸福的故事,对于广大扶贫干部来说,精准扶贫就是这样,因人下单,才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因户施策,量身制定“营养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还要巧妙制定适合他们的“营养餐”。想发展养殖业却没有资金的,就帮助解决小额信用贷款;想搞种植没有技术的,就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教授;想通过打工补贴家用的,就积极联系用工单位或者提供公益岗位。

  家住海南区渡口村四道泉村民小组的张永岗身体残疾,妻子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夫妻主要靠低保维持生活。得知张永岗有养殖技术却苦于没资金后,扶贫干部帮他从河套村镇银行贷款30万元,又从邮政储蓄银行贷了5万贴息贷款,发展起了养驴业。起初,他只购置了38头驴,2019年底就扩大到74头。到了2020年,张永岗又丰富了养殖品种,增加了5头猪和100多只羊,家庭年收入一下从几千块钱增到21000多元。

  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有一个很火的本土品牌叫“千镇老韩家”。老韩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美名在外,常常供不应求。老韩叫韩生海,一家都是残疾人,日子曾过得十分艰难,别说有存款,家里一年到头连肉都很少能吃到。在扶贫专干的建议下,韩生海先后搞起了养殖和种植业。拿普罗旺斯西红柿来说,2月份下苗、5月底收获,4分地的柿子,小半年就能卖16000多元,日子一下就翻了身。

  同住千里山镇新地村的王明换也通过稳定的工作增加了收入,王明换有一对患有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的双胞胎女儿,为了给孩子看病欠下不少外债,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照顾家庭,王明换只能打零工,收入非常不稳定。通过精准扶贫,王明换家不但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村集体经济分红等,还在鸿源达包装制品公司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夫妻二人光工资每月就能拿到5000多元,家庭年收入一下增到8万元左右。

  无论是发挥金融宝盆的威力,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还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就业增收的机会,改“输血”为“造血”,才能让每一名贫困群众增收有希望,致富有干劲儿。

  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9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自主发展、务工就业、龙头带动等方式,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脱贫;152名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带动、公益岗位就业、庭院经济、生产托管等方式帮扶脱贫;76名无劳动能力和47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资产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稳定其脱贫成果。

  因地制宜,端稳产业“金饭碗”

  产业兴旺,是促进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的个根本出路、长久之策。我市可用耕地少,发展传统农业优势不明显,有针对性地搞好产业扶持才能端稳产业“金饭碗”。

  作为葡萄和葡萄酒产业重点地区,我市的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超过30家,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超过3亿元,能安置劳动力1万多人;全市13个行政村大力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多达53个,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2015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200万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俊义就是受益者,他在千里山镇新丰村的黄芪种植区打工,每个月都能有2600多元的收入。新地村居民尚桂芳也是如此,尚桂芳的丈夫李社清因胃癌去世,为了治病,家里欠了几十万的债务。为了帮助她走出困境,扶贫专干鼓励她搞起了养殖,又在云飞农业的葡萄采摘园给她找到一份工作,月工资约2500元,加上低保、土地流转、产业帮扶和村里集体经济分红,尚桂芳家的生活日益改善。

  王元地村正常脱贫户韩继翔也深感产业扶贫的力量,自从村里和内蒙古鸿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起“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后,擅长种优质小麦的他就被吸纳成为订单户,企业经营、利润分红、不愁销路,韩继翔家里的收入一下就翻了番。

  产业扶贫也是防止正常脱贫户意外返贫的最佳方式。村村有特色产业、增收项目,三区都有龙头企业努力带动,有了这些可长久发展的方式,大伙儿增收致富奔小康变得指日可待。

  如今,在我市,依据开发式扶贫战略,经过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和贫困户自身努力,不管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在家门口参加集体经济,又或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有人都在为稳定脱贫奔小康而努力奋斗,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大踏步走在新征程上的奋斗者,高唱小康进行曲,慷慨向前!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