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产业扶贫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0-10-19 17:30:31 作者:赵晖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村民韩生海家的“千镇老韩家”普罗旺斯西红柿,成了不少城里人争相购买的走俏品牌;

  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红公鸡示范养殖基地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八十六处村民小组,一期计划投资1.2亿元的内蒙古亚葳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初具规模;

  全市3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吸纳1421名农户就业;

  ……

  时下,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我市农区的每一个角落,催人奋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回望来路,我市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谋划培育扶贫产业上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我市农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4316元,2019年达到17773元,4年间增长了4.12倍。

  产业扶贫,正在成为全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源头活水。

  集体经济“活起来”

  “我现在是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巴音乌素村润森富博垂钓园,如果有想来玩儿的,可以私信主播,获取游玩儿攻略。”绝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田园气息、多彩的田园画卷,市民薛埃钧化身网络主播,正通过快手平台带粉丝感受“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乡村美景。“希望通过我的网络直播,让全国各地的朋友了解乌海、认识乌海,来咱们乌海旅游。”薛埃钧说。

  润森富博垂钓园是巴音乌素村2018年引进的集体经济项目,采取水下养鱼、水上养雁的模式发展乡村休闲、观光、体验旅游项目,村集体每年收取两万元,后期还有净利润分红。

  “乡里林居”养殖园是巴音乌素村又一重点打造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该项目通过打造绿色农副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及采摘为一体的农家乐基地,吸引游客与日俱增,也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我种大棚近20年,发展观光采摘要比过去到市场去卖的效益要高,所以村民也喜欢跟着我干,现在已经带动六七户人家,今年估计每户收入在三四万元,而且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乡里林居”养殖园负责人方建军说。

  巴音乌素村将集体经济作为村民的“致富引擎”。润森、网讯等公司打造了拓展训练基地、仰望星空等6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垂钓、种植体验、冬捕及民宿体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目前,全村已建在建项目6个,预计年收入达22.5万元。巴音乌素村党支部书记孟二喜说:“下一步,我们村还将发展壮大这6个入股的企业,带动村民发展第三产业,让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巴音乌素村的变化,仅仅是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深知,抓村集体经济,要因村制宜。为充分激活农区“三资”,通过以独立经营、多元承包、合作入股、参股分红、资产投资等多种灵活方式,创新思路,跟着产业走,寻找正确的“合伙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开辟多种通道。

  如今,我市13个行政村及涉农社区已经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3个,共有村集体经济项目56个,各行政村、涉农社区基本都有村集体经济项目且运行良好,2019年项目收益达到185.83万元,产业效益正在逐渐递增,农区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龙头企业“帮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地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发挥好推动作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在扶贫帮困道路上,我市一批优秀爱心企业代表脱颖而出,以产业帮扶的形式真扶贫、真脱贫、长效可持续脱贫,变“输血”为“造血”,提升了困难群众致富的信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增收。

  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渡口村的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从室内控温到喂食,再到鸡蛋分类……只需工人操作电脑、按动电钮就可完成。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年利润约1100万元,将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规模蛋鸡养殖场,带动当地村民增加收入。

  “现在已经养了20万只鸡,雇用了本地的村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30多人。如果达到满产,还需要20多人,能解决50多人的就业问题。”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保元说,要努力当好“致富带头人”,持续为我市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巩固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建立的利益联结水平得到逐年稳步提升。2017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比例为74.4%,其中紧密型利益联结比例为57.4%;2020年上半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到97%,其中紧密型利益联结比例达到68%,分别提升了22.6%和10.6%。

  目前,全市3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吸纳1421名农户就业,11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9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推动增收脱贫,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志智双扶“动起来”

  “2006年前,我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播种时买不起化肥和种子,辛辛苦苦干一年,秋天的收入也只能够解决温饱。为改变生活状况,我当过司机、打过工、干过苦力……”在一次脱贫典型故事分享活动上,乌达区乌兰淖尔镇脱贫致富典型李智向乡亲们分享自己的脱贫经验。

  2009年,李智与妻子用积蓄购买了牛羊,走上了养殖创业之路。创业之初,李智并不顺利,牛羊时常得病,收入一般。政府得知情况后,派指导员为李智提供技术指导,他的养殖业才日见好转。如今,李智的牛羊肉已远销广州等南方城市,成功脱贫。李智告诉记者:“有了政府帮助我才过上了现在的好生活,一个人富不算富,我要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让大家明白只有勤劳才能脱贫致富。”

  宣讲员祁艳丽曾经是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的贫困户,2019年,她家被评为我市最美家庭。2000年,祁艳丽的丈夫杜玉荣因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当时,祁艳丽32岁,女儿8岁,儿子刚满一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祁艳丽不知所措。最后,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丈夫、孝敬公婆、抚育子女,自己更是自立自强,一家人于2016年成功脱贫。

  宣讲中,两位宣讲员以质朴的语言、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是实现贫困人口主动发展产业、长久脱贫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组合式”帮扶,通过开展扶贫政策宣讲、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脱贫领域典型评选、扶贫文艺精品下乡、普法宣传教育等活动,使贫困人群勤劳致富、孝老爱亲、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整体精神风貌、家庭卫生环境、科技致富能力、就业创业技能进一步提升,有效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促使更多的贫困人群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

  特色产业“强起来”

  每到周六,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农产品直销基地的消费扶贫爱心集市都非常热闹,乌兰乡小吊瓜、普罗旺斯柿子、散养鸡、土鸡蛋等农产品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购买。今年,乌兰淖尔镇以消费扶贫爱心集市为切入点,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起了一站式集约化的采摘售卖平台,打造“乌兰乡”农产品地域品牌标识,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农区居民增收、集体经济创收。

  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凭借距离城区近、交通便利、西邻黄河、南接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等地理优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不少村民顺势开起了农家乐。走进农家乐的院子,满园的果树上已有果实缀满枝头,树下玩闹的孩童以及烧烤的烟火气加上农作物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我市还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了10场直播带货活动,主动探索产销对接新模式。

  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中,我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以增加农区居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完善产业扶贫机制,选准育强特色产业,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创建,让一项项富民产业将贫困人群的钱包填得鼓鼓囊囊,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有“含金量”,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一条以产业扶贫为支撑,实现稳定脱贫、巩固脱贫的新路正在绿水青山间稳步前行。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