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一系列相关要求,培育新的增长点,挖掘内需潜能,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消费品质,努力做大文化产业总量。由此,我市文化产业项目日趋多样化,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拉动了市民的文化消费。
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助推下,以“乌海礼物”系列文创产品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其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市文化产业崭露头角。
文化+创意
文创产品展示乌海文化符号
走进阅遇书吧,一楼“乌海礼物”文创产品展示区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乌海礼物’系列产品分为史诗和礼赞两个系列,其中,史诗系列以乌海历史文化为主,主要体现我市蒙元文化、太阳神岩画、地域文化等;礼赞系列涵盖书法文化、乌海湖、工业文化等。”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娓娓道来“乌海礼物”的创作故事。在讲解中,记者欣赏到了乌海特色书法文创产品笔耕文房套组,其外盒包装是由“乌海”字体演变而来的纹案,记载着文明不断演变的史诗,乌海湖形状的砚台、甘德尔山外形的笔搁形象生动;“四合杯”的形象取自在乌海扎根了1.5亿年的四合木种子;“看神采奕奕的我”太阳神系列抱枕、吉祥物、小夜灯、指南针、口罩设计灵感来自一幅神秘的岩画;“一花一树一城”系列文创产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乌海市市树市花——沙枣树与丁香花。印有市树市花图案的骨瓷餐具礼盒、丝巾、马克杯、花笺、保温包、防晒衣让人们在闲暇生活时也能体味到乌海的文化气息……
爆米花文化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张洋介绍,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是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衍生品,是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符号的特殊文化载体之一,因而也是传播优秀文化的最佳纽带。2016年,阅遇书吧投入运营后,在一楼设立了本土文化创意产品展区,当时展示的产品以奶制品、蒙古族服装等为主,缺乏体现乌海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于是,研发设计一系列乌海专属文创产品成了当务之急。
内蒙古黄河明珠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爆米花文化传媒公司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苏州“好风光”公司合作,历时一年多,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研发设计出了“乌海礼物”系列文创产品,共包含50余款独创设计产品,不仅展现了我市历史风貌,更能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的发展变化。
创意变商品
“绿色经济”发展前途无限
文创产品是以产品为核心,以文化属性为附加值的商品。好的文创产品不仅仅停留在展示城市文化符号这一项功能上,如何让特色文创产品转化为商品,体现其商业价值,带动这一新兴产业发展,是文创产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张洋介绍,根据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消费趋势,50款“乌海礼物”系列文创产品中的21款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为推进“乌海礼物”知名度,在市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爆米花文化传媒公司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各类形式的博览会。其中主要有2018年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自治区首届旅游产品博览会、第六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第124届广交会“内蒙古味道——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展览交易会”和内蒙古花季旅游乌海葡萄季旅游商品展等,借用博览会平台进行“乌海礼物”的展示,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深受大众喜爱。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中,“乌海礼物”荣获“文化旅游商品设计类”二等奖。
随着“乌海礼物”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乌海礼物”已和乌海机场、饰外陶缘文创店和乌海湖一号码头特产店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铺货;与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和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达成代销协议,“乌海礼物”已经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销售,并即将进入内蒙古西部区各盟市新华书店进行代理销售。至此,“乌海礼物”实现了自治区区域连锁销售。
张洋介绍,“乌海礼物”刚刚实现自治区区域连锁销售,下一步,爆米花文化传媒公司将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调整销售策略,并抓紧研发设计既能凸显乌海文化,又能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的“乌海礼物”系列文创产品,让叫好又叫座的“乌海礼物”接地气,适应市场需求,体现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