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曙光村日加工60吨小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发布时间:2021-02-07 10:41:56 作者:王颖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面粉加工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 (王颖 摄)

  ■新春走基层

  作为曙光村重要产业项目,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自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目前设备安装已进入尾声,预计于3月份实现投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拉僧庙镇曙光村的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建设现场看到,生产厂房、仓储厂房等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打麦机、去石机、磨面机等大型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工人正在进行电机安装以及线路排布等工程。设备安装与电路等工程就绪后,各生产设备的连接和调试工作也将尽快进行。

  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占地16184平方米,仓库及物流中心1100平方米,于2020年5月初动工兴建,日可加工小麦60吨;还可完成对葡萄、亚麻等农作物的收购及加工生产。

  曙光村像其它农村一样,存在着村中老人种不动地,而年轻人嫌种地不赚钱出村打工,土地撂荒或不出效益;出村打工的年轻人虽说赚的钱比种地多,但在外租房却会花去一大笔钱,孩子、老人成为留守族不能经常团圆等问题。同时,因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遇到要完善水利设施、为需要救助的村民提供临时救助等情况时,都需要镇政府、区政府的支持。为了解决土地撂荒、年轻村民流失、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等问题,曙光村村委会积极找问题根源、解决问题,大力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村里采用保本分红的方式,计划将400万元的扶贫资金注入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项目建成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有钱了,村民的临时救助、基础设施维修等问题,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就能给予解决。”曙光村党总支书记王胜勇说。

  曾经,曙光村村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很高,但因为加工和销路的问题放弃小麦的种植。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的引进,能解决本村甚至周边村村民小麦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难题,实现产销一体化;可以解决村民的就业,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的就业问题,使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促进村民增收。同时,小麦加工后出的麸皮是牛、猪、鸡最好的饲料。收储中心建成后,村里还可以利用麸皮和周边村种植饲料玉米的优势,上马饲料加工厂,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村集体收入和农户收入两增加。

  在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建设现场,记者还看到一台电动石磨。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上马普通面粉机和石磨面粉机。石磨面粉机磨出的面口味更佳、更筋道,价格也比普通面粉机加工的面粉贵些。”王胜勇介绍。

  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村委“有心干事、无钱办事”的难题;种出来的小麦有地儿卖,提高村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麦加工后产生的麸皮可成为发展养殖业的饲料,种植养殖两不误;提供岗位,让有就业意愿的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家门口就业……内蒙古万宏农作物收储加工中心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帮助村民增收,更能为曙光村的乡村振兴助力。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