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乌达区:棚改“加速度” 筑就“安居梦”
发布时间:2023-06-12 16:24:29 作者:李浩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乌达区依托国家政策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有利契机,高标准推进棚改安置房建设,为棚户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产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和品位档次提升。

  近日,乌达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朗峰小区二期工程建设工地。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洒水车定时洒水抑尘,现场秩序井然。

  据了解,自今年复工以来,施工团队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抢抓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安置住房建设,让居民早日“出棚进楼”,享受高品质生活。

  朗峰小区二期项目位于乌达区团结路以东、巴音赛河以南。项目总投资6.1亿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21栋高层住宅楼,共计1374套住宅。住宅楼分为11层、18层和25层三个层级,共有6种户型,为搬迁居民提供多元化选择。项目配套建设物业用房、社区活动中心、垃圾转运站等公共辅助用房,保障搬迁居民正常的休闲生活娱乐需求。

  目前,1—13号住宅楼装修装饰基本完工,正进行设备安装、外网工程施工,14—21号住宅楼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有3栋住宅楼主体结构竣工封顶,力争今年年底初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随后,记者来到乌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金瑞佳苑。金瑞佳苑小区位于乌达区胜利街与皇冠路交会处西南角,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安置住房561套。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装饰施工,现已完成整体工程量约90%。

  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进行路面硬化、管道铺设、室内装修等工作。记者看到,室内都已进行了简单装修,墙体雪白,地面铺设了瓷砖,燃气管道已入户,电源开关安装完毕。

  “这两个棚改保障性住房项目陆续建成后,可安置1900余户搬迁居民,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让居民享受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同时,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有助于推进乌达区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能力,增强城市功能,加快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乌达区住建局保障办负责人崔欢说。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是棚户区改造工作优先重点解决的问题。

  原来在棚户区居住的董凤梅一家主要依靠她和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董凤梅说,依靠自身力量,他们恐怕很长时间都无法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棚改中,她提交了申请和相关材料,用原来的土房置换了乌达区益民佳苑小区的一套楼房,自己没花一分钱,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以前住在平房时,家里居住条件差,遇到大雨天气,路上积水会倒灌到家里,家里的门槛越修越高,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住进了楼房,房屋宽敞明亮,再也不用担心积水倒灌的问题,出行也非常方便,真是感谢政府的棚改政策。”董凤梅说。

  与董凤梅同在一个小区居住的杨澄一家也是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杨澄曾经居住的平房临近工厂,环境问题是居民们最烦心的事儿。在城市棚户区改造中,乌达区对这片平房区进行集中征收,杨澄和邻居们通过置换整体搬迁。搬迁后,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居住环境,让他们非常满意。“搬进新家,变化真是非常大,整个冬天家里都是热乎乎的。小区绿化也非常好,夏天在客厅就能看到各种花花草草,心情特别好,我们住得非常舒心。”杨澄说。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中,乌达区在优先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问题的同时,还按照计划有序对各平房区进行整体搬迁改造,越来越多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提升,征收的土地则主要用于公共绿地等城市公益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让城市功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整体环境品质得到提升。

  今年,乌达区将立足棚户区搬迁改造实际,加强居民搬迁安置小区的绿化、道路、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市政工程和周边医院、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让棚户区居民搬得出、住得稳。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