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厕所革命”:改善生活环境 提升生活品质
发布时间:2019-11-25 16:19:16 作者:王秋华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厕所,事关每个人的便利,更是测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在“双城联创”中,乌达区多渠道推进“厕所革命”,为市民营造干净的如厕条件、方便的如厕环境,补齐影响市民生活品质的短板,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环保型卫生间建于平房区

  “双城联创”开展以来,乌达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大投入力度,截至11月20日,已经投用公厕22座,全部为环保型公厕,因其方便、简洁,适合平房区使用。同时,它拆装方便,可以二次利用。

  “为改善居民如厕环境,今年,我们拆除了多座旱厕,这在一定时间内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尽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乌达区加快了公厕的建设速度,预计到本月底投用环保型公厕将达到27座,而且这些公厕主要集中于平房区。”乌达区环卫局副局长李军介绍说。

  在沟北路东液化气站外的小广场上,一座环保型卫生间已经投入使用,它包括无障碍卫生间、独立卫生间、管理间等,主要方便附近居民如厕。这一公厕所在区域属新达街道颐景佳苑社区,它造型简便、干净整洁,与沟北路东改造后的整体区域自然地融为一体。沟北路东管辖社区以卫生清理、街巷硬化、“厕所革命”等为抓手,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从前的脏乱差。在整体环境大幅提升的基础上,社区发动党员干部入户和居民谈心,清除多座居民私建的小厕所。

  “厕所革命”改善了居民如厕环境,杜绝了私圈乱围、厕所遍地的现象,推动平房区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正如颐景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建昌所说,以前,居民自行搭建的小厕所遍地,实在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尤其在夏天,空气中弥漫着臭味。今年这么一改造,这一困扰居民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今年,乌达区还购进了72座单体式公厕,用于在旱厕拆除、水厕未投入使用期间的过渡。“目前,由市级相关部门承建的60座公厕正在建设中。”据李军介绍,这60座公厕主要建于主次干道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部分选址在平房区。这些公厕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这些区域少厕甚至无厕可入的尴尬。

  解决无水区域如厕难题

  在巴音赛河南岸,一座生态环保型公厕设置于距桥不远的路西侧,它由旱厕改为生态公厕,是乌达区环卫局通过多家对比后择优选购,适用于没有水源无法设置水厕的区域。

  “巴音赛河冬季水源受限。考虑这一因素,我们选择了这一款用电和生物菌运作的公厕。”李军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款新型的环保型公厕的运行原理,“这一公厕通过生物菌分解粪便,一段时间后形成肥料,可用于植物施肥。这是乌达区解决在无水区域设置公厕的探索之举,当这款公厕在经受住冬季考验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无水区域逐步推广。”

  这一公厕建成后由桑德环卫公司接管。环卫人员向我们作了演示,将水倒入便池15秒后自动流走,因为生物菌的作用,卫生间没有一丝异味儿。在清理完卫生后,环卫人员打开了公厕地下的地坑,这是经过处理后的存储区域,没有任何味道,整个过程颠覆了人们对厕所视觉、嗅觉的感知常识。“闻着味儿找厕所,在这儿无法实现了。”李军笑着向我们介绍这款公厕的优势,“目前这一款公厕运行还不错,只要有电,就可以在无水区域运行,每年可节约千吨用水量。”

  今年,乌达区还对农区实施了“厕所革命”,到7月底,污水处理及户厕改造工程在泽园社区已经全面铺开,因地制宜选择改造方式,同步推进排水管网铺设及户家厕所改造。截至目前,泽园社区户厕改造已完成。今年,富民社区将完成集中处理装置安装及管网施工,2020年实施单户改造。届时,乌兰淖尔镇常住居民的基本需求将得到极大满足。这一工程推动“厕所革命”在农区深入推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向农区延伸,为居民幸福生活再加砝码。

  如今,乌达区水厕数量逐渐增多,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厕所革命”为所有居民带来的实惠,是乌达区关注民生的集中体现,将助力城区形象、社会文明的大幅提升。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