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赴内蒙古考察、5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今日起,本报开设“牢记使命 奋楫笃行”专栏,全方位展现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我市坚定不移、一抓到底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信心决心,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活力,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八一”前夕,乌海乌兰牧骑走进武警乌海支队机动大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慰问演出活动。《特斯河之赞》《梦中的额吉》《牧民歌唱共产党》等一个个民族特色歌舞节目轮番上演,为武警官兵送去欢乐的同时,也让双拥共建、守望相助的氛围愈加浓厚;
“同上一节思政课”“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项项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校园中常态化开展,我市各中小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各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我市大街小巷,处处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标语,各单位积极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宣传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
我市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里相邻而居、亲如一家。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我市便将其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自觉维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的责任担当,推动实现“三高”目标的现实需要,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深化,全市上下呈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过程中,我市注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责任体系、督查考核“三种机制”,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深走实。
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乌海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乌海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测评标准》等重要文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与此同时,我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督查检查、政绩考核,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我市还在20个镇(街道)、83个村(社区)建成了一支131人的统战民族工作专兼职队伍;将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镇、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网络等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阵地,各部门协同联动、高标准同步跟进,呈现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
“‘三千孤儿入内蒙’生动诠释了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深情,鲜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体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进步精神……”7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讲在海勃湾区墨香梨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火热开讲。数十名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时传出。这是我市积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思想引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覆盖的教育体系,营造全方位的宣传氛围,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活动,构建立体化的平台载体,通过教育厚植、宣传培育、文化浸润,在润物无声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级党委(党组)结合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党内政治生活方方面面;
各学校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教研工作、班队建设、文体科技活动;
各级媒体加强“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通过设置专栏,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各相关部门积极培养宣教队伍,丰富宣教活动,打造多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
各社区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在居民区精心打造墙绘等,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培育文明家风乡风;
……
为积极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我市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太感谢你们了,这些新书足够孩子们看一段时间了。”“海馨家园爱心书屋”主人巴特尔说。近日,海勃湾区税务局“税约青春”志愿服务队再次来到巴特尔家,为书屋送去一批青少年读物。
据了解,身患残疾的巴特尔是海勃湾区税务局党委的结亲对象,每逢节假日,志愿者都会上门走访慰问,询问并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次慰问中,巴特尔提出想让家里的图书更丰富些,这样也可以让附近的孩子来家里看书。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海勃湾区税务局的支持,定制书架、捐赠图书,爱心书屋的图书从100余本到3000余本,包括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少儿绘本等多种类别。巴特尔的爱心书屋很快被大家熟知。如今,每逢周末和寒暑假,附近的孩子们总会相约来这里看书。“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我们一家人帮助很大,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巴特尔说。
像这样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乌海这座城市发生。据了解,全市1022个党组织、1836名党员干部与2454户家庭进行了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已帮助这些家庭解决了近2000件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事。此外,我市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推进各民族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如今,在乌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盈枝。站在新的起点,我市将携手各族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乌海大地绚丽绽放。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