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外地返乡、无依无靠……家住海勃湾区京海城家泰小区的钱英升遭遇就业难。“十年没回家乡了,还能找到工作吗?谁能帮帮我?”钱英升心想。
钱英升早年在江苏省打工,经历失独、离婚等重重打击后,今年3月份他回到家乡。没有积蓄,缺乏收入来源,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难以为继。
今年4月,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工作人员梳理人口台账时了解到他的情况。为帮助他摆脱困境,工作人员一边为他申请各项政策补贴,一边按照他的意愿帮忙找工作。
“按照钱大爷的实际情况,这份工作离家不能太远、难度不能太高、工资最好日结,找起来难度不小。”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刘佳回忆当时的情景。
幸好,社区有物业公司、包联共建单位、爱心企业、辖区党员等好帮手,他们的加入让钱英升的工作很快有了着落。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优势,为钱大爷对接了一份园林绿化的工作,工作地点在海勃湾区滨河新区,工资是每天130元,保障了他的日常生活。”新华社区党委书记苏雷说。
钱英升顺利实现“家门口”就业的背后,是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优质的就业服务在保驾护航。
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痛点,新华西街道积极搭建了坚实的就业服务矩阵。线上,新华西街道利用好“循爱新华西”“乌海直聘”及乌海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等平台,让群众扫描二维码就能“掌上”找工作;线下,街道积极挖掘辖区商圈、沿街商户的就业岗位,并将招聘启事贴进辖区各个小区的公告栏。同时,该街道积极对接市区两级就业部门,把招聘会、培训班等资源“引进来”,还将10多项就业服务落实到社区,责任到人。
孙洁是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盛世社区负责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她的工作日常便是摸清人员底数、就业愿望、培训意向,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我们每个社区都配备了专门的就业服务人员,为就业困难人员对接就业岗位,帮他们对接免费的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求职群体只需来社区登记即可。” 孙洁说。
目前,位于新华西街道辖区范围的建设南路零工市场项目已经基本竣工,社区就业驿站正在积极创建中。“接下来,我们会把就业服务工作往前做、往深做、往细做,依托社区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资源提升基层就业服务质量,为辖区居民实现近就业、快就业、稳就业保驾护航。”新华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白皓说。
今年以来,新华西街道已累计帮扶1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形成了“家门口”的就业创业生态圈。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