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标       题 非遗进校园·让非遗传承之花在校园绽放
索  引  号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 信息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概       述 非遗进校园·让非遗传承之花在校园绽放
成文日期 公开日期 2023-10-18 11:23:12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非遗进校园·让非遗传承之花在校园绽放
来源:乌海文体旅游广电局 浏览次数: 成文日期: 打印 保存 关闭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莘莘学子的文化自信,让非遗传承之花在校园绽放。

640 (3)

640 (1)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举措,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为确保“非遗进校园”活动有效开展,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积极与全市各中小学校对接,精心组织宣纸烫画、唐卡装裱技艺、葫芦烫画、剪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我市各级优秀非遗项目,先后走进光明路小学、海勃湾区第四小学、乌海市第十八中学等中小学校园,并与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非遗课程成为各学校的公开课、社团课。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90余次,培训学生2700余人次。

640 (2)

640

   此外,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还与市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了2023年乌海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烫画培训班,计划开班10次,目前已开班3次,预计培训学生400余人次,让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班在市职业技术学校落地开花。
  “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平台,让他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的认知和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让更多的人群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有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下一步,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长期开展,将更多的我市各级优秀非遗项目引入各中小学校园。让非遗文化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更多的学生和市民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让非遗传承之花在校园绽放。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