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乌海:产业转型步履坚实 发展动力更加充沛 | ||||||||
索 引 号 | /2023-09132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五大任务 | |||||||
概 述 | 乌海:产业转型步履坚实 发展动力更加充沛 | ||||||||
成文日期 | 2023-10-08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3-10-08 15:05:34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金秋十月,乌海到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车间里,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新开发的特种炭黑尽显“高精尖”;大棚中,乌达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种植户黄增海轻点按钮,一键实现农作物精准灌溉;夜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激活了消费活力,城市“烟火气”更浓……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不断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转型步履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充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破题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乌海,自治区最年轻的城市,作为工业强市,始终在建设势强劲足的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中挑重担、扛重责。
依托资源优势,乌海按照“巩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战新、拓展装备、优化传统”发展思路,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上半年,全市296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引进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6.2%……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乌海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更是全市上下一盘棋、共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走进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奋进热潮。
近日,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此项目填补了自治区PTMEG产业空白,也为我市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一体化项目的投产,我们公司将成为世界单体生产聚四氢呋喃最大的企业。项目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利税约10亿元,可带动2000多人就业。”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海明说,“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时代机遇、发挥创新优势,强化企业合作共赢意识,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依托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乌海打造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添砖加瓦。”
产业为纲,项目为王。今年以来,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期项目建成试产,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BDO一体化项目电石装置投产,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加快建设,乌海东晶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和内蒙古协鑫东立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万吨颗粒硅及配套项目加快实施……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布局得当,硕果喜人。
5个BDO项目已建成投产3个,年内DBO产能可达100万吨;
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将全力提升我市BDO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引进建设了一批有机硅项目,形成“工业硅→有机硅→硅烷、硅油、硅橡胶”“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等多条产业链,硅基类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达20余种,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形起势,预计到2025年,有机硅产能将达到百万吨级,占全国总产能的20%以上;
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正酣,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成效显著,矿山渣堆借“光”生“金”,全市已形成新能源装机规模322.62万千瓦,已建成92.66万千瓦,已批复在拟建新能源装机规模229.96万千瓦,同时,正全力打造自治区西部绿色能源消纳基地,以新能源产业发展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大潮,澎湃乌海,一幅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
思想破壁 走出现代农业“新路子”
农家少闲月,秋日人倍忙。初秋时节,我市农区充满勃勃生机,现代设施大棚内,瓜果蔬菜郁郁葱葱;规模化养殖园里,牲畜膘肥体壮;农产品加工车间内,一台台机器满负荷运转……农业强、农区美、农民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农区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发展。
说起特色农业产业,“乌海葡萄”首屈一指,已催生出酿造、研发、贮藏、流通、观光旅游等多个业态,呈现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
围绕葡萄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建成30多处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及汉森、吉奥尼、阳光田宇和云飞4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龙头+基地”“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乌海葡萄产业带动力、抗风险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实现了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有机统一。
同时,我市整合鲜食葡萄、西红柿、葡萄酒、奶制品、羊肉等本地优质农产品形成“乌海滋味”系列。
产业更兴旺,乡村更富足。按照“生态、高效、特色、精品”都市型农业发展思路,我市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精品农业,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今年7月,“葡园绿道”一经推出,便火热出圈,成为当下市民游客休闲游玩消费的好去处。全长16.8公里的葡园绿道以彩色沥青路全新“亮相”,原本各自封闭的9个农业产业园和9500余亩苗圃被一体贯通,新建的2个驿站、3个休闲广场、10余处园林小品点缀其中,观光、农家乐、采摘、露营、研学串珠成链,葡园绿道体现了乌海乡村游的独特魅力,正在成为展示乌海形象的新名片。
此外,黄河西行客栈、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千里山镇王元地村等特色乡村游村庄,把美丽乡村的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的新“钱景”,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带动一个又一个村庄奔向富裕。
实干破局 满足美好生活“新需求”
知名品牌纷纷布局、直播带货日益火爆、夜间经济持续升温……近年来,乌海市牢牢把握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积极培育新业态、新经济,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平台经济,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我市2023年重点项目——HUAWEI问界授权用户中心自开业以来受到广大市民关注。这是该品牌在我市的首店,它集整车销售、新车交付、售后维修、零配件供应、用户信息反馈为一体,可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车、提车和用车体验。
“首店经济”的繁荣程度不仅是判断一个城市商业人气的直观指标,还是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先后引入香港摩尔城、小肥羊、星巴克、海底捞、喜茶等众多知名首店落地集聚,有效丰富了城市商贸业态,提升了城市品质。
“一些过去只能在大城市购买的品牌,如今开在了家门口,为我们消费购物提供了便利。”市民韩家蓉说。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商贸领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对“首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使消费场景丰富化、多元化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消费体验。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平台经济,不断激发经济活力。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促销活动与假日节点契合,精心组织多样化“约惠乌海 畅享生活”消费品牌促销活动,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惠及百姓民生。
在发展平台经济方面,我市这些年先后引入飞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西北化学网、融贸通数字科技生态岛项目,快成科技生产经营管理和物流服务平台、海易通智慧物流电商平台等一大批互联网平台,不断让企业焕发新活力,赋能工业经济提质升级。
夜幕低垂,乌海的街市依旧热闹,琳琅满目的美食小吃、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让夜晚的城市充满烟火气,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漫步夜市,感受生活的惬意。近年来,我市结合游客及市民的消费特点,大力支持特色餐饮和步行街区扩容增质,打造高品质夜间休闲消费区域,促进商文旅融合,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同时,也充分利用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市民加入夜间经济的创业中,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夜间游、夜间购、夜间娱乐消费场所,不断点燃消费热情。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乌海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奋进乌海,步履铿锵;转型乌海,前景可期。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