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沁源、四川凉山州木里相继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上下倍感哀痛。4月1日晚,国家应急管理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将多地火线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
去冬今春,我市降水少,气温回升较快,风干物燥,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防火工作的指示安排,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积极部署相关工作,严查春季、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全市火灾隐患。
多部门联动防患于未“燃”
清明节前后是野外祭扫、燃放鞭炮的高峰期,而且农事生产、施工、旅游等人员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4月3日,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下发通知,要求各区人民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 一岗双责”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对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重点部署、重点安排。
根据要求,各相关部门把防火责任、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实到了乡镇、村和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旅游区、工矿企业。包片责任分解落实到有关领导,并具体到山头、地块、人头,做到火有人管、责有人担、事有人做。各级防火部门严格执行生产性用火审批、监烧等制度,组织开展“三清”和“拉网式”巡查,对防火区内点烧秸秆、野外施工作业等违规用火行为及时进行整顿和清理;在防火重点地段、交通要道、进山入口处增岗加哨,要求护林员、瞭望员、巡护员上岗到位,严禁携带火源、火种上山进林,做到严格检查、严防死守。
为防患于未“燃”,各部门已按照任务分解,做好相应工作。民政部门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上坟烧纸、燃香放炮等传统祭祀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并制定完善祭祀场所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在公墓和临时设置的集中祭祀点加派人员值守巡护。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紧盯重点林区和景区等关键区域,加强林区防火宣传和祭祀巡查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公安部门负责清明节期间交通疏导、安全保卫、应急处置工作,并持续保持打击野外违法用火高压态势,及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园林部门负责城区绿化防火,预防因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引发火灾。消防救援部门在加强防灭火宣传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森林、草原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及时调派、指挥消防力量前往处置火情。
与此同时,交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教育、文化、气象等部门也加强联动,根据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的要求,配合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急扑救工作。各区、各部门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落实有火必报和日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畅通、报告规范、处置顺利。
严防死守仍有“漏网之鱼”
通知下发后,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清明节当日,记者跟随市森林公安局和林业综合执法局组成的三组巡查人员,实地走访了海勃湾区甘德尔山、东山生态园、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及海南区恩格尔山、四合木保护区、乌达区西山等处,了解森林防火情况。
甘德尔山陵园是全市的重点防火区域。4月5日一早,消防、森警、急救等部门的应急车辆便已就绪,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火情事故。入口处,有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免费发放康乃馨,倡导市民文明祭祀。不少市民主动上前领取鲜花,以更加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市森林公安局民警黄建成介绍,4月1日起,森林公安和陵园管理方就加大了点火祭祀的管理力度,每日不间断巡查,特别在墓区、绿化带、祭祀品回收点等处增派了人手,及时提醒人们不要在禁火区点燃明火祭祀。“过去,人们没有形成在火场统一祭祀的习惯,常在坟前墓后的树林、绿化带中点火祭祀,极易引发火灾。通过近几年的宣传和规范,人们明显约束了祭祀行为,林下、墓前点明火的人大幅减少。但清明这一天是全年火情隐患最高的一天,丝毫不能松懈。”黄建成说。
记者跟随民警在陵园巡查了一圈,发现仍有个别祭祀者在墓前烧纸钱祭祀,虽然拿着铁桶等工具做了安全防范,但仍存在火灾隐患。民警及时上前进行制止,并协同林业综合执法人员打水浇在灰烬上,直到确认再无烟点。
在甘德尔山巡查时,森林公安接到报警电话,世纪大道北端绿化带中发生火灾。记者赶到现场后了解到,当日上午10点19分,海勃湾区防火办工作人员巡查到此处时,发现绿化带中有火苗蹿出,报火警后,协同森林公安民警及时使用干粉灭火器控制住了火势。消防部门赶到后,再用高压水枪进行两轮灭火,后进入现场排查火点。
据目击市民反映,起火前,看到有一名老人拿着祭祀品进入树林,民警进入现场后也发现,地上摆放着白酒、罐头等祭祀品。“当日风大,松树易燃,火灾造成十余株樟子松被烧毁。初步判定,是由不文明祭祀引起。”民警表示。
在110国道两侧、海南区恩格尔山、乌达区西山等处,民警也严厉制止了多起点燃明火祭祀的行为,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倡导文明祭祀清明节应更“清明”
古人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清明节理应清明洁净,神清气爽,而非浓烟滚滚,火光雾影。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全年森林火灾总量的40%。在各省市法院审理的失火罪案件中,常有被告人因祭祀烧纸不慎引发火灾,造成巨大损失,最终被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个人擅自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的,将被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森林火灾尚未构成犯罪的,林业部门可责令责任人补种树木。
清明缅怀祭先人,未必烟火表孝心。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大力度提倡文明祭祀,不断推广植树纪念、家庭追思、网上祭扫、集体公祭等文明祭扫方式,通过献一束鲜花、读一篇祭文、清扫墓碑等方式来表达缅怀之情,力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祭祀方式。采访中,不少受访市民表示,对于因不文明祭祀引发火灾的责任人,应该严厉处罚,令其和周遭有此类行为的人切实感受到“代价”,才能警示人们莫步其后尘。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8992631,邮箱:whdsj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