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绿水金沙相掩映 湖光倒影浸山青
发布时间:2020-09-30 10:22:07 作者:韩建慧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

  乌海多山,三山环抱、重峦叠嶂,横看竖看都是风景。

  乌海有水,一水中流、明波如镜,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乌海有沙,金沙万里,绵延起伏,触目所及苍茫壮阔。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有了山就有了脊骨,有了水就有了灵魂;山是精神养育,水是万物之本,而沙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特殊产物,它曾让这座干旱少雨的城市备受困扰,也成为如今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我市坚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天更蓝、水更绿、城更美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明山秀水与金沙和谐交响,展现出独属于乌海的大美风情。

  防治污染:让工业之城天蓝水绿

  我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建,一个时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钢铁冶金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这种结构在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导致了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等大气环境问题。同时,受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的大气环境饱受工业烟尘、粉尘、扬尘污染。大气污染一度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短板。

  在老乌海人的印象中,乌海的天是灰蒙蒙的,山是光秃秃的,既不美也不吸引人,为了让这座工业新城改变,我市铁腕治污宣战大气污染,组织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区烟尘扬尘粉尘综合整治“四大工程”,出重拳治理大气污染。2019年,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7个、排土场修复项目35个,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7个;完成煤矿采空区煤层自燃治理4000多万立方米,339处火点通过验收,露天煤矿和采空区实现电子监控全覆盖;严控火工品供应,全面禁止夜间露采作业,倒逼矿山企业开展环境治理;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56个,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36家重点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乌海及其周边工矿企业繁多,工业园区集中,而区域面积有限,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了区域的空气质量。为此,我市会同周边地区共同治理大气污染,成果显著。2019年,我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标率81.1%,高于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3.5个百分点。

  我市把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大力推进煤矸石自燃治理、煤矿采空区煤层自燃治理、排土场综合整治等各项重点工程,将打造绿色矿山作为重要任务。

  以前渣土乱堆、矿渣四散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矿渣山,细密的青草覆盖山体,毛茸茸的绿色十分喜人,矿区内也没有了过去四处黑灰飞扬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硬化过的道路和红花绿草,矿山也能变花园。

  同时,我市还通过引进延伸产业链重点项目减少传统产业污染存量,发展新兴产业控制环保增量,通过实施光伏新能源产业、科普教育和户外体验等绿色产业,抓源头治理,抓产业转型,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如今,天蓝了、水清了,不论是在城区还是农区,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工业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而这感受,正是我市近年来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实施铁腕治污的真实写照。

  生态建设:让美好家园翠满城郭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造林绿化则是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极大改善城市环境和面貌,对城市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乌海曾是沙化、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曾几何时,因为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高达约60%,是自治区乃至全国沙化、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无法实施造林绿化的国土面积达87.74万亩。但饱受风沙和干燥的“洗礼”乌海人没有停下逐绿的脚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城市绿化、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两环、三带、四山、多点、大园林”的总体布局,我市陆续建设了一大批精品工程,园林绿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市档次和品位明显提升。建成青山翰墨园、滨河景观带带状公园等数十项绿化精品工程;对人民公园、植物园等主要公园和广场进行了绿化改造升级,全市已建成大型公园、广场30余处,建成由林荫大道、滨河大道等街路组成的城市林荫路系统。

  近年来,按照“沙地绿洲、水上新城”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原则,我市又采取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沿墙挂绿等措施,累计投资近2亿元,在原有主题鲜明、风格迥异的生态公园、广场绿地的基础上,新增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园林景观,提高了城市绿化景观的档次和品位。同时在林荫大道、滨河新区等新建、改建道路两侧设置景观绿带,采取乔、灌、花、草与色块结合,形成了“春花、夏荫、秋景、冬绿”的道路绿化风格。城市街道绿化率达100%,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

  我市先后实施海勃湾至海南城际快速通道绿化、甘德尔山沙坡花草带绿化、黄河库区大坝绿化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形成了乌海湖西岸3000亩防护林带、东岸3万亩环湖生态系统。适度有序开展建成区园林绿化,城市总体绿量不断增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5平方米,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园林景观在完善,植绿护绿的脚步也未停歇, 2020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推动绿色发展,共享美丽乌海”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义务植树达21.3万人次,植树75.5万株。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最有效的民心工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工业还是农业,乌海正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生态的道路前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在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加强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生态兴则文明兴。高质量的绿色转型发展,让我市有了一幅幅惊艳的新模样,昔日“煤城”乌海,正重塑“黄河明珠”新形象。

  来过乌海的人都知道,在乌海,有一泓11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域,这就是堪称“城市的眼睛”的乌海湖。秋日里的乌海湖,随风摇曳的芦苇变成了绒黄色,水鸟在其间穿行,宽阔的水面波光荡漾,站在湖边远眺,东侧,巍巍甘德尔山俨然在望,日光之下,西侧金黄的沙丘连绵起伏,浩然磅礴,沙漠、山脉、湖泊、绿洲、城市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到了春季,这里更是美不胜收,成千上万远道而来的“客人”红嘴鸥在此嬉戏玩耍,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我市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乌海与黄河全流域的关系,发挥乌海在黄河流域的独特优势,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为保护好这一段黄河的生态安全,我市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实施黄河乌海段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产业转型升级、水资源节约集约、区域协同一体、黄河文化保护六项工程,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市先后实施甘德尔山沙坡花草带绿化、黄河库区大坝绿化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开展黄河清淤、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加大涉水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通过植树造林、矿区环境整治和禁止向黄河排污“三箭齐发”,现在黄河乌海段水质达到Ⅱ类水体,龙游湾湿地成为近百种10万余只候鸟的乐园,也成为了“国家湿地公园”。昔日“煤城”乌海,通过从“单”到“多”、减“黑”增“绿”、既“破”又“立”,走出了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绿水金沙相掩映,湖光倒影浸山青,这就是乌海今日的容颜。几字弯上,古老的黄河簇拥着年轻的乌海湖,一颗美丽的塞上明珠正拭尽尘埃,光耀山河。

关闭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政府网 乌海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网站维护电话:0473-8992631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
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