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一本幸福账 满载惠民情
发布时间:2025-10-13 11:32:36 作者:王超 来源:乌海日报

深秋的万亩滩村,阳光正好。

穿过一片片玉米已收割的田地,记者跟随万亩滩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乐平,走进了脱贫户寇学义的家。小院收拾得很利落,墙根下码着金黄的玉米棒子,透着庄稼人踏实过日子的劲儿。

“老寇,在家吗?我们来跟你对对账。”李乐平熟络地推开虚掩的院门。正在院子里收拾农具的寇学义闻声抬头,脸上绽开了笑容,一边在衣襟上擦手,一边热情地打招呼。

走进屋里,李乐平从包里拿出了寇学义一家的明白卡,和寇学义头碰头地一项项细数起来。“老寇,你看,你家流转土地18.15亩共计8079元,低保金每人每月1265元,困难残疾人补贴每月125元,还有取暖补贴每年1380元……”李乐平的手指在纸页上缓缓移动,寇学义的目光也跟着移动,不时点头。

“孩子外出务工交通补贴,是这个数吧?”李乐平问。

“对对对,一分不差!”寇学义连连点头。

“你去陕西靖边务工8个半月,每月工资4500元,这是你自己挣的,硬气!”李乐平笑着说。

“可不是嘛!”寇学义越算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些,“书记,不瞒你说,以前日子紧巴,心里没底。现在好了,你们隔三差五来,帮我把这‘政策账’‘收入账’算得明明白白。孩子上学、我看病报销、土地流转都有补贴,这些都不是纸上的数,是咱真真切切的好日子!”他摩挲着明白卡,眼眶有些湿润:“在我最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拉了我一把,这份情,我忘不了。”

这份感恩,寇学义没有只放在心里。同村有位老人重病,每周要去医院透析,家里条件困难。寇学义主动揽下了帮老人打扫院子、收拾家务的活儿,还自己掏钱买了菜籽,把老人家门前的菜园子拾掇得绿意盎然。“咱受过帮,现在日子好了,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寇学义说得朴实。去年甘肃积石山地震后,他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给村干部转了500元,嘱托一定要捐给灾区。“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心意。现在我脱贫了,也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他说。从曾经的受助者,到如今的热心人,寇学义的行动让这本幸福账增添了温暖的厚度。

如今,在巴音陶亥镇,像寇学义这样心怀感恩、踏实前行的居民越来越多。这背后,是巴音陶亥镇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的结果。镇上组建的“惠民政策入户宣讲轻骑兵”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这支由镇领导班子带头,整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业务骨干等80人组成的队伍,把党的政策和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在另一户居民家,工作人员耐心询问:“产业补贴拿到了吗?”“粮食补贴到位了吗?”……一番细致的沟通后,一张清晰地列出各项补贴政策的明白卡便交到了居民手中,同时递上的还有一张写满了村干部、包村领导、网格员联系方式的便民服务卡。就这样,产业帮扶、教育支持、低保救助,一项项政策从文件里“走”出来,变成了居民听得懂、看得见的实惠。

“算清了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更算出了党群之间的鱼水情深。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从而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巴音陶亥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孟浩说。

一张张明白卡,记录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也承载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它不只是一本经济账,更是一本民心账、感恩账,书写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基层故事。

关闭
保存
打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