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专题培训,学习消防知识和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核心技能,共同研讨社区治理时的痛点、难点、堵点……这都是乌达区社工学院开课的内容。去年以来,乌达区委组织部、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梁家沟街道党工委全新升级社工学院,将培训人员扩大到乌达区社区工作者310人,课程覆盖政策讲解、应急救护、实地观摩、实操演练等内容,由乌达区1镇7办轮流为社区工作者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其中,170余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线下培训班,组织镇(街道)、村(社区)40人参加全市城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专题示范培训班,社区工作者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社区工作中,处理社区治理难点需要掌握多种技能,积累丰富经验,这就是我们成立社工学院的初衷。近期,我们探索校地合作,着力打造集队伍培养、实践创新、理论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实训基地。同时,建立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8个方面60套标准化流程。此外,还动员群众参与社区工作者实景入户模拟演练,通过购买网课、聘请教授等方式,全方位培育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秋霞表示。截至目前,乌达区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共有116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101人、社会工作师15人。
在社工学院的基础上,乌达区搭建书记工作坊平台,并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大家谈”“书记讲给书记听”“薪火来相传”“我来说”4个子项目,为乌达区22位社区党委书记授课,组建“帮带对子”13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学习交流新高地。
“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会接纳,要真正意识到我们不仅能为居民办实事,还肩负着将党的政策理论传递到居民身边的重要使命。许多社区党委书记在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后,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书记工作坊第一书记王改梅表示,要通过思想上的沟通、经验上的交流、业务上的指导,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发挥经验丰富的党组织书记在“传帮带”方面的积极作用。把讲授工作方法的课堂设在基层一线、工作现场,引导村(社区)书记以改革创新治理思维适应社会工作需要,解决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破难解困能力不足、群众工作经验不够等问题,促进村(社区)工作全面、均衡、融合发展。
“有了书记工作坊这个平台,我可以和大家交流、沟通、学习,对我启发很大。”巴音赛街道团结社区党委书记杨龙表示。
截至目前,书记工作坊已开展活动6期。接下来,社工学院和书记工作坊将着眼当下基层治理需求,锻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切实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为社会治理聚力赋能。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