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沙漠的轮廓与乌海湖面的波光在夕阳下交融,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吴倩收起相机,将空饮料瓶塞进背包——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市56.85万人次的旅游热潮中,这样的细节正在悄然勾勒城市的文明底色。8天时间里,3.97亿元旅游收入的背后,是沙水奇观与人文素养的碰撞,既有令人动容的文明瞬间,也残留着亟待修正的不和谐印记,勾勒出这座城市在文明旅游建设道路上的真实图景。
这个假期,我市各旅游景区里的文明温度在一个个细节中不断传递。10月2日的乌海湖一号码头,志愿者张娜正轻声劝导着试图投喂红嘴鸥的游客:“请不要投喂红嘴鸥,它们有专门的食物补给。”这样的场景在全市20余个景区志愿服务站随处可见。志愿者像“鸥宝”玩偶一样成为景区里的暖心符号,累计提供咨询引导、应急帮扶等服务超8000次;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的红色服务站内,轮椅、婴儿车、急救箱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保洁人员全天巡视展厅,确保地面无杂物、橱窗无指纹,用细致服务为游客营造舒适环境。游客们的自觉行动也让文明倡议落地生根,在乌达区漠海山境露营地内,多数游客践行“无痕露营”理念,离开时将营地清理得干干净净。行业从业者的规范服务同样为文明旅游筑牢支撑,我市推行的导游“一岗双责”制度在假期经受住了考验,吉奥尼酒庄的讲解员不仅为游客讲解品酒技巧,还会主动提醒“请勿在品鉴区喧哗”;沙漠越野队伍每次出发前,都会额外增加“文明越野”提示环节,要求游客不碾压植被、不遗留垃圾。
然而,在总体向好的文明图景中,不和谐的画面仍时有出现,成为美景中刺眼的文明短板。10月5日,在黄河岸畔的一处露营地,记者看到一个装满啤酒瓶、餐盒的黑色垃圾袋被随意扔在路边,与周边的美景形成鲜明反差,让人不禁疑问,既然已经将露营后的垃圾收集起来,为何不将其投放至附近的垃圾桶内?而生态保护领域的不文明行为更令人痛心,尽管《文明观鸟倡议书》已连续发布多年,但乌海湖畔仍有游客无视警示,用面包、薯片投喂红嘴鸥;公共秩序维护方面同样存在提升空间,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内,少数游客无视“静音参观”提示,大声交谈甚至追逐嬉戏,影响了其他游客的观展体验。此外,个别农家乐存在的餐具清洗不彻底、明码标价不规范等问题,也成为文明旅游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亟待整改完善。
面对节假日期间出现的不文明旅游现象,我市文旅部门迅速行动,着手优化改进措施,为构建文明旅游长效机制铺路。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场管理科科长高宏鑫说:“这个假期,我们真切看到了文明旅游建设的扎实成效——游客自觉意识显著提升,从业者服务更加规范,投诉率下降、满意度上升的成绩让我们感到欣喜,这是政府、企业、游客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同时,户外露营垃圾遗留、生态保护不到位、部分商家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也暴露出我们在监管细节、设施配套、宣传引导上的不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短板。接下来,我们会加大景区巡查频次、强化从业者培训,确保问题整改不拖延、不打折扣,切实守护好我市的旅游生态与文明形象。”
文明旅游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从业者、游客及本地市民共同发力,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措施,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市的旅游环境持续向好,让沙海与湖光交织的美景真正与文明同行,吸引更多人走进这座城市,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