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墩转体23度,3号墩转体30度,转体就位!”7月29日7时18分,经过连续58分钟的紧张作业,包银高铁项目跨黄公铁路特大桥工程跨黄公铁路转体梁的两个梁体顺时针徐徐转动共53度,最终“华丽转身”,成功上跨转体黄公铁路。
跨黄公铁路特大桥位于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黄河村民小组附近,全长3297.23米,设计圆端形实体桥墩91个、桥台2个,包含跨黄公铁路转体梁、跨运煤专线及海南⇌乌达城际快速路连续梁和道岔连续梁,由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1号至4号墩跨黄公铁路转体梁全长221.5米、桥面宽12.2米、高24米,与黄公铁路交叉角度约151度,2号墩、3号墩分别重5764吨、6359吨,转体前两个梁体与黄公铁路平行。
“跨黄公铁路转体梁是包银高铁全线跨度最长、重量最大、主墩高低差最大的转体梁,也是乌海境内唯一一个转体梁。”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包银高铁工程项目经理部一分部项目经理林贞文告诉记者,黄公铁路往来货运列车频繁,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铁路造成的影响,中铁十局包银高铁项目部一分部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转体桥施工工艺,采取“先建后转”施工方法,在铁路两侧先拼接浇筑好梁体,再通过转体实现对接。
此次转体施工区域位于陡峭的山坡处,集陡崖、铁路、高空、高压电线作业于一体,施工技术要求高、风险系数大、质量控制难度大。
万吨巨无霸如何“华丽转身”?答案在于转体梁的转体系统。在进行2号墩、3号墩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在上下承台之间安装了转体系统。该系统是转体梁实现转体的关键,由上转盘、球铰、撑脚、滑道、下转盘等组成。转体过程中,每个桥墩通过钢绞线与两台800吨级连续千斤顶连接,千斤顶对拉牵引索转动球铰,精准牵引,带动2号墩、3号墩缓缓“转身”。其间,施工人员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测、调整转体角度、速度等参数,确保梁体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实现精准对接。
当转体施工完成的那一刻, 林贞文满怀期待地说:“目前,跨运煤专线及海南⇌乌达城际快速路连续梁和道岔连续梁已合龙。按照施工计划,跨黄公铁路转体梁预计9月上旬实现合龙,跨黄公铁路特大桥预计9月底实现全桥贯通。”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