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一角
落实六个行动 聚力十项重点工作
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内,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与智能化运转的生产车间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环境美、服务优的高质量发展图景。近年来,海南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引擎”,以硬环境提质、软环境创优为双翼,推动园区在转型发展中破茧成蝶,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好项目攻坚
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走进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自动化设备全速运转,仓库里叉车与桥式起重机精准配合完成装车作业,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专注测定硫氰酸钠产品的各项指标。作为园区循环经济的标杆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绿邦环保科技项目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焦化企业废液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该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将焦化企业废液分离浓缩,提取出硫氰酸钠、硫酸铵等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建材等领域。一期项目于2023年9月投产,年处理脱硫废液13.2万吨、年产硫氰酸钠1.5万吨,销售额达4亿元。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核心设备已完成主体安装,罐底防腐施工有序进行,预计6月完工后,脱硫废液收储量将新增5000立方米。
“我们构建了‘危废减量化—资源循环化—用水节约化’全链条体系,蒸发水经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公司副总经理李宸昊表示,专利技术的应用使产品达到工业级优等品标准,让工业废液蜕变为“绿色财富”。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海南区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围绕“抓实项目载体,促进提质提效”总体目标,通过挂图作战、动态排名、严格督办考核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提升项目投资建设进度。今年,海南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251.4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92亿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复工。从国家能源集团36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的低碳转型,到乌海黑猫炭黑延伸产业链发展特种炭黑,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加速落地,推动传统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跃升。
硬环境提质
打造生态宜业“新空间”
近年来,海南产业园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总抓手,有序开展焕新提质工作,不断强弱项、补短板,全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漫步海南产业园西来峰园区,平整的沥青路面延伸至远方,新植的苗木生机盎然,红绿灯有序调控着往来车辆,一幅生产有序、生态优美的园区画卷徐徐展开。作为承载88家企业、1.3万名从业人员的产业高地,园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2023年以来,西来峰园区累计改造道路14条、25.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种植苗木3000余株,摆放盆栽1000余平方米。投资350多万元在6处隐患路口安装红绿灯及电子警察,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投资6700万元建设再生水项目,每年提供2000万立方米中水,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今年,针对西入口转盘黄土裸露问题,采用“乔木+灌木”立体绿化模式,种植乔木113株、灌木3000平方米,同步完成海明路600余株枯树清理补植。在佳鑫大道,通过“截污—清淤—修复”一体化治理,平整土地6万平方米、铺设卵石4万平方米,彻底根治历史遗留环境难题。
企业的主动参与更让园区焕发生机。今年,园区继续推动包联企业落实“三包四化”(包安全、包环保、包稳定,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中创联盛、亚东精细化工等企业累计新增粉刷面积2.2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86万平方米。
“环境好了,员工归属感更强,企业发展也更有底气。”职工李刚的感慨道出了园区企业职工的共同心声。
如今的海南产业园,已从传统工业区蜕变为“路畅、树绿、景美、安全”的现代化园区,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海南区将持续推进焕新提质工作,为园区企业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影响力,为企业进驻提供充分保障。
软环境创优
构筑营商服务“新高地”
在海南产业园内正在加紧建设的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西来峰分公司36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是我市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的产业重组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推动地区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立项到办证,帮办专员全程跟进,事事想在前、做到前,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国家能源集团该捣固焦项目负责人冯超的话语,折射出海南区营商环境的温度。在海南产业园,“保姆式”服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标配”。
针对项目审批“环节多、材料繁、周期长”等痛点,海南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全流程帮办代办模式。派专人从材料准备到实地调查、手续出具全程跟进,3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核查并出件,让企业“最多跑一次”。设立企业服务工作站,整合15个部门119项涉企服务事项,开设12个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申请专项补贴、低息贷款,缓解资金压力;定期举办产业链对接会,促进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乌海黑猫炭黑的成长历程,是园区服务效能提升的生动注脚。自2008年落户以来,园区助力其构建自动化生产线、拓展精细化工产品、搭建产销平台,推动企业从单一炭黑生产迈向产业链高端。如今,企业研发的特种炭黑、超导电炭黑填补了地区新材料领域空白,成为煤基产业升级的典范。“园区不仅是政策的‘供给者’,更是发展的‘合伙人’。”企业生产负责人张智广感慨地说。
随着一系列助企行动的深入实施,企业满意度与获得感大幅提升,部分企业成功获得融资后顺利扩大生产规模,多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间通过资源对接,合作更加紧密,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园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26亿元,一幅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发展图景正加速呈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产业园正以“双碳”目标为指引,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深化“软硬环境”协同升级,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热土。
从“项目驱动”到“生态提质”,从“政策洼地”到“服务高地”,海南产业园的蜕变,是我市传统工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这里既有“愚公移山”的项目攻坚精神,也有“绣花功夫”的环境治理智慧,更有“店小二式”的服务创新理念。当产业升级的“硬实力”遇上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一座充满活力、魅力与竞争力的现代化园区,正以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