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达区创新构建“合伙人”治理模式,引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成功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五转变”,有效提升治理效能,织就多元主体共治共享新图景。
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在物业服务领域,乌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共治,织牢服务“一张网”。在“领航物业”1.0版基础上,推行网格党支部与物业公司联席会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物网融合”机制。这一创新举措引导物业公司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场所共享、人员共用、服务共融、问题共商”目标,显著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合伙转变。聚焦企业服务,乌达区实施“滨滨有你”社区合伙人项目,将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纳入治理体系。项目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与社区短板,将“合伙人”细分为公益型、经济型、惠民型三类。通过邀请“合伙人”参与民主商议,聚焦民生需求,实现居民“点单”、合伙人“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促使企业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合作,社区服务供给逻辑向“需求侧”深刻转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切实增强。
从资源分散向合力共建转变。为避免治理资源碎片化,乌达区以党建引领为“内生动力”,打造“网格治理合伙人”模式。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下沉基层。同时,延伸“流动办公桌”载体,组建“平安合伙人”队伍,汇聚在职党员、政法干警、律师、热心居民等多方力量,投身法治宣传、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实现民生诉求“一网统管”,构建“党建引领、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响应”群防群治新格局。
从单一服务向生态共赢转变。在乡村振兴中,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牵头,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为引擎,村民集资入股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以产业延链思路,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沙漠、葡萄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串联吉奥尼葡萄酒庄、智慧农旅综合体等网红打卡地,开发自驾游线路,配套“菜篮子”生鲜配送项目,打造“大漠湖镇”品牌。农户成功从单一种植业向“三产促二产带一产”模式跨越,收入大幅提高。
从短期项目向长效合伙转变。为促进社区“合伙人”持续参与,立足社区“家门口”就业优势,针对性开展问卷调查,就近为失业人员提供计算机、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在强化创业培训与指导的同时降低创业成本与风险,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打造手工编织培训实训基地,以“技能培训+产品回收”模式,开辟居家灵活就业新渠道,保障就业合作的常态长效。
“合伙人”机制深度激发了社区(村)共治新活力,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与满意度。下一步,乌达区将继续深化多元主体参与,拓宽社会治理的实践边界,为居民与企业提供更灵活、更精准的公共服务,让治理创新的活水持续滋养这片热土。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