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燃乌达・文明实践我来演”群众性文艺展演活动现场。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公共文化宛如灵动音符,弹奏出城市文明的和谐旋律。乌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系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丰富多元的公共文化为画笔,描绘着城市文明提升的绚丽画卷。从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演出,到全民阅读氛围的浓厚营造,再到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我市的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斐然,为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丰富供给
文化服务“零距离”
前不久,乌海乌兰牧骑队员奔赴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开展“红色轻骑耀北疆”文化进万家文艺演出活动。活动现场,欢快的音乐响起,演出在热情洋溢的歌舞中拉开帷幕。随后,器乐演奏如骏马奔腾,气势磅礴;舞蹈婀娜多姿,尽显民族风情;独唱深情婉转,动人心弦。尽管舞台简易,条件有限,但乌兰牧骑队员们全情投入,精湛的表演赢得村民们阵阵掌声与欢呼。“这样的演出太精彩了,希望以后能多来村里,给我们带来更多欢乐。”曙光村村民杨美莲说。
这只是我市丰富公共文化供给的一个缩影。着眼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积极整合全市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惠民演出、书画展览、非遗展示等多种形式,全力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为实现“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距离内就能享有阅读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我市在银行、医院、税务、电业等165个窗口单位建设阅读区域,并实现全市图书全域配送、流通与循环。此外,我市还延长城市书房和书店开放时间,打造7×12小时阅读阵地,方便上班族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在校园内,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利用教室角落、楼道、楼梯间等空间,建立起1300余个“廊道图书站”“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站”,让阅读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
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公共文化的阳光温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城市文明提升筑牢坚实基础。
全民参与
文化舞台“展风采”
以群众之力,点亮文化之光。近日,“北疆文化燃乌达・文明实践我来演”群众性文艺展演活动在乌达区人民广场举行。这场以群众演出为核心的活动,真正实现了“群众创作、群众表演、群众欣赏”,让“群众舞台百姓乐”成为现实。现场,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轮番登场,每个节目都经过精心编排与打磨,充分展现了乌达人民的才艺与风采,生动诠释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彰显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接地气、冒热气。”市民张霞芳说。
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群众成为文化展演活动的绝对主角。从社区工作人员到退休职工,从市场经营户到上班族,从曲艺名家到广场舞爱好者,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们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其中。他们在愉悦自我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新的情感和新的精神。通过文化展演,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文化建设的旁观者、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推动者。“有机会表演,有观众喜欢,我们就很开心了,每每演到精彩处,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我们就更兴奋,演出也更卖力。”表演者王玉梅笑着说。
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市民对城市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成为城市文明提升的强大动力。
品牌塑造
文化影响力“节节高”
我市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地区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书法文化作为乌海的一张亮丽名片,源远流长。
多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书法文化普及与发展,举办了多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开展“中国书法城 城市形象进京展”“‘翰墨长河’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美术摄影展”“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中国书法·年展”等高层次书法展览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高水平书法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熏陶,还将我市的书法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同时,我市积极打造黄河文化品牌。我市充分利用黄河入内蒙古首站这一独特地理优势,在海南区黄河西行客栈打造刻有“黄河入蒙首站”字样的黄河石、绘制黄河几字弯手绘墙、设立“黄河母亲”雕塑,并推出黄河风景体验、黄河美食品鉴、黄河考古探寻和乡村休闲旅游等活动。此外,乌达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创作了百余件黄河泥塑作品。
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我市成果丰硕。2024年,我市创作各类文艺作品800余件,116人次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展赛。国画《行远自迩》、雕塑《朝阳》《传承》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行书《郑板桥诗》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创下全市历届“国展”入展数量最多成绩。“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黄河泥娃荣获“中国工美艺术文化创意大赛”银奖。摄影作品《黄河入蒙第一站 乌海》《大漠之光》《牧归图》入选第三十六届中国华北摄影艺术展。主题舞蹈《黄河泥娃》荣获第十一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一等奖,《潮尔》入围2024年顶尖舞者全国总展演。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展现了我市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知名度与美誉度。
文化如水,滋养万物。我市以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为基,以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为翼,以特色文化品牌塑造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在未来,我市将继续深耕公共文化领域,让文化之花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绚烂绽放,为城市文明提升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