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园叠翠,酒香氤氲。金秋九月,2025乌海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即将盛大启幕。这不仅仅是一场节会,更是乌海以葡萄酒为媒、文化为魂,走向全国的一张“紫色名片”。
自2016年首届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举办以来,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已从一个地域性活动,跃升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盛事。9年来,乌海借助这一平台,推动产业融合、重塑品牌形象,走出一条以“葡萄酒+”为核心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
节会为钥 品牌引领产业价值跃升
“过去我们的葡萄大多论斤卖,如今却能论杯品。”乌海市云飞农业种养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魏通感慨道。
乌海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土壤条件,建成了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多年来,全市坚持“稳酿酒、增鲜食”的发展思路,努力推动葡萄产业从传统种植向高附加值转型。
然而,产业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成为打开产业升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盛大启幕,第二十二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葡萄酒产业博览会、世界沙漠葡萄酒论坛、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评选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轮番登场,彻底突破了传统农产品展销的框架。
通过文化展览、新酒发布及沉浸式文化体验,乌海葡萄与葡萄酒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与情感记忆,也确立了乌海作为世界沙漠葡萄酒产区的品牌地位,实现葡萄和一二三产间的顺畅联动与价值倍增。
节会带来的巨量客流与关注度,显著提升了“乌海葡萄”与“沙漠葡萄酒”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汉森酒庄获欧盟有机双认证,入选中国葡萄酒行业标志性品牌;阳光田宇酒庄以“自然酒”工艺荣获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等20多项国际大奖,成为世界沙漠葡萄酒领域的标杆,乌海葡萄酒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随着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连续举办,全市葡萄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延伸了葡萄酒产业链条,一批葡萄酒产业链延伸的项目先后在我市落地实施。其中,2023年,乌海市云飞农业种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实施有机葡萄干加工项目、葡萄果汁深加工项目等葡萄全产业链项目3个;乌海葡萄科技小院获得4项自治区技术规程、3项自治区级规程,荣获2024年全区“十佳助农”科技小院荣誉称号,鲜食葡萄数次打破上市纪录。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加快推动了我市葡萄酒产业朝着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多赢产业方向发展。
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2024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86万亩,产量0.76万吨,涵盖鲜食、酿酒、制汁三大方向,培育出汉森、吉奥尼、云飞、阳光田宇等知名葡萄酒企业,年产葡萄酒1.43万吨,产品类型近20种,成品酒超200款。“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达29.32亿元,同比增长62.62%,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内蒙古唯一上榜的果品品牌。
多元融合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眼下,正值各大酒庄的酿酒季。在吉奥尼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正对马瑟兰、赤霞珠等酿酒葡萄进行筛选、加工;鲜食葡萄区内,外地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景象。
“做优‘葡萄+’,不但让企业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成功打造了鲜食葡萄、葡萄酒产业和休闲旅游3条发展路线。包银高铁即将开通,欢迎更多外地游客来乌海摘葡萄、品美酒。”9月10日,看着酒庄休闲旅游设施逐渐完善,吉奥尼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策划部部长尚丹丹向游客们发出诚挚的邀约。
这正是我市“葡萄酒+”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几年,我市以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为纽带,不断突破葡萄产业边界,融合文旅、科技、农业、商业等新业态,拓展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地方增税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
我市依托各大葡萄酒庄、葡萄种植基地等特色旅游资源,将传统文化、黄河文化、塞外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文旅产业和品牌内容,不断丰富拓展内涵和外延,打造独具乌海特色的文旅IP。目前,全市已建成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30多处、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4个,其中,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汉森酒庄、吉奥尼酒庄、云飞酒庄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相关营业收入达9500万元以上。
如今,游客在吉奥尼、汉森、阳光田宇等酒庄,不仅是品酒者,更是观光客、体验者和文化追寻者。他们漫步葡萄长廊,体验采摘乐趣,入驻特色酒庄,参与酿造过程,将一次简单的购买延展为一段深度的休闲旅程。“乌海葡萄”的品牌内涵,也从舌尖美味拓展为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美好生活体验。
从节会到品牌,乌海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紫色引擎”。它不仅显著提升了“乌海葡萄”和“沙漠葡萄酒”的品牌影响力,更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真正实现了“办一次会、兴一个产业、惠一方百姓”的目标。
展望未来,随着乌海持续打造全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化葡萄基地,这颗“紫色明珠”必将更加熠熠生辉,续写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传奇。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