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第一小学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支部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支部主体作用,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坚持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亮晒比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办好两件大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建设堡垒支部1371个、占比82.34%,创建坚强堡垒支部372个、占比22.34%,选树打造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50个,自治区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17个。
本报推出《模范风采》专栏,陆续展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典型经验做法,鼓足学模范、争先进、当榜样的劲头,持续营造大抓基层、竞相创先发展、夯实“五个堡垒”的良好氛围,奋力谱写好乌海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篇章。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融入每一堂课,体现在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中。”海勃湾区第一小学第一党支部书记祁筱雨在党课讲台上,围绕“铭记党史 严守党纪 开创未来”这一主题,与党支部27名党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堂专题党课,是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作为学校党总支下属支部,该党支部紧密结合学校“让儿童站在中央”的办学理念,通过强化基础建设、提升育人效能、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今年,该党支部被选树为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
强基固本 筑牢组织根基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该党支部严格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六项保障机制”,协助党总支完善《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等核心制度。“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更要‘落到实处’。”祁筱雨说,“我们建立‘支委成员联系年级、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工作机制,实现党建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在队伍建设方面,党支部制定了《党员考核评定办法》,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榜样班”“党员名师工作室”,通过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比奉献”活动激发党员活力。2024年9月,6个“党员工作室”正式挂牌。“工作室成立后,我们每周组织一次教学研讨,党员带头试课、磨课,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党员教师张晓敏说。依托“双培养”机制,支部已将3名教学骨干教师培养为党员,5名党员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
思想建设方面,党支部以“思想强基”为核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制度,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学习体系,推进“品质党日、品质党课、品质党会”三大行动。除理论学习外,还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研学,举办“书记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制度,党员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持续提升。
育人赋能 激发教育活力
该党支部坚持党支部书记带头深入教研一线,推行“党员先锋面对面”月度见面会,围绕课堂效率提升等主题,组织党员教师分享经验、解决难题,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同时,实施“党员名师引领工程”,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党员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为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党支部牵头成立家长委员会,2024年审议通过《校纪校规及教育惩戒实施细则》等5项管理制度;创新开展“家长圆桌派”“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
“老党员爷爷讲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我明白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日,党支部组织学生到凤凰岭街道公园社区聆听退休老党员讲故事后,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说。党支部实施“红色基因润童心”工程,开展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观红色影片、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等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融合创新 打造特色品牌
“‘党建+教学科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党员带头破解教学难题。我们探索的‘131’和乐课堂教学范式,就是党员教师反复试课、打磨的成果。”祁筱雨说。
党支部提出“三带头”要求:党员教师带头探索和乐课堂范式、带头参与课题研究、带头做好校本教研。目前,党员教师主持或参与自治区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确立了“三联三阶六步”校本研修体系,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区域前列。
在“党建+思政教育”领域,党支部依托“和乐·时光”“和乐·生长”“和乐·印象”德育课程体系,组织新队员入队仪式、“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主题活动,组建“红领巾宣讲团”,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开发“行走的思政课”,设计了7大主题10个教育线路,“研习农耕文化”“了解黄河文化”“探秘零碳农场”“重走长征路”等,打破思政课堂的空间限制,在研学行走中感受家乡文化魅力,把自己对家乡的这份朴素情感延伸至对国家的深深认同中。
立足学校“和乐教育”办学理念,党支部打造“党建+和乐课程”品牌,构建涵盖德、智、体、美、劳的特色课程体系,开发“我的宝藏家乡”跨学科主题课程17门,开展6大课程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如今,在“323”和乐党建路径的指引下,海勃湾区第一小学第一党支部的党建成果正持续转化为教育发展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魂,让红色基因深植校园,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动能。”祁筱雨的话语坚定有力。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