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文化赋能绘就文明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04 11:58:02 作者:市政府办公室 来源:乌海日报

市民欣赏书法作品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深耕文化沃土,创新活动载体,推动文化事业与文明创建同频共振。一幅文化繁荣、文明和谐的生动画卷正在我市徐徐展开。

  文化惠民“接地气”

  群众生活添彩增色

  “以前吃完饭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在小区散步,现在社区文化站天天有活动,唱歌、练书法、学手工,日子过得比蜜甜!”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居民胡琴敏的感慨,道出了我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变迁。作为一座因煤而兴、因工而建的城市,我市始终将文化惠民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依托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大餐”走进寻常百姓家。

  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8个,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年均举办广场舞大赛、邻里文化节、“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次,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进社区”等活动600余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我市各文化站、文化室,每天都热闹非凡,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戏曲票友婉转吟唱,孩子们在手工课堂上专注创作,各文化站、文化室不仅是文化活动的场所,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暖心港湾”。

  为实现“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距离内就能享有阅读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我市在银行、医院、税务、电业等165个窗口单位建设阅读区域,并实现全市图书全域配送、流通与循环。此外,我市还延长城市书房和书店开放时间,打造7×12小时阅读阵地,方便上班族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在校园内,各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利用教室角落、楼道、楼梯间等空间,建立起1300余个“廊道图书站”“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站”,让阅读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以前带孩子去图书馆不方便,现在小区门口就有城市书房,孩子放学后能随时看书,我们家长也能跟着学习,真是太好了。”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居民王凯说。

  如今,在乌海的街头巷尾,读书学习已成为一种新风尚,文化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芽。

  书法文化“铸品牌”

  影响效果源远流长

  书法作为乌海最鲜明的文化标识,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市围绕“中国书法城”建设,从群众普及、人才培育、高端活动举办等多维度发力,持续擦亮书法文化名片,让“中国书法城・乌海”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档升级。

  在书法城品牌建设中,我市深耕群众基础,广泛开展“写福送春联”书法五进活动,为群众送出海量春联;开设“兰亭书法学堂”等公益课堂,推动书法艺术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军营、农区,形成全民爱书法的氛围。市书协女子分会获中书协先进集体,“书法五进”项目获评内蒙古文联“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同时,邀请书法家冯印强等为青年书法大讲堂授课,引导骨干创作,今年已有百余件作品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展览。此外,成功举办“墨虹广架 笔舞北疆”全国书法名家作品交流活动,同步开展青少年书法展、名家座谈等配套活动,进一步扩大乌海书法文化影响力。

  我市还持续推进书法文化普及与发展,举办了多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开展“中国书法城 城市形象进京展”“‘翰墨长河’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美术摄影展”“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中国书法·年展”等高层次书法展览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高水平书法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熏陶,还将我市的书法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文明文艺“融一体”

  文明新风浸润城乡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明+文艺”的实践模式,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路径。

  我市持续将“文明+文艺”深度融合,通过搭建特色活动平台、创新内容形式、整合服务资源等具体做法,让文明新风以更鲜活的姿态浸润城乡,为文化发展注入民生温度与活力。

  日前,“善美北疆・爱尚乌海”2025年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开展,农区居民在文艺展演与文明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活动以活力满满的开场舞《丰收舞》拉开帷幕,舞者身着艳装、笑靥如花,用欢快舞姿传递丰收喜悦,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小品《诚信秤》以幽默叙事诠释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让观众在笑声中领悟文明内涵。文明单位与千里山镇及各村完成结对共建签约后,舞蹈《幸福生活》将欢乐推向高潮,而“身边好人”孔威的事迹分享,则以真实故事传递榜样力量,让感动与担当在现场蔓延。现场非遗集市上,美味农产品与精美手工艺品吸引众人驻足,既丰富了居民生活,也为非遗传承搭建了展示平台。“文艺演出真精彩,开场秧歌队红扇翻飞,锣鼓声听得人心里敞亮,还有非遗集市的糖人、葫芦也招人爱。这活动不光热闹,更把文化、服务和致富盼头送到咱身边,这样的好日子越品越甜。”王元地村村民郭秀涛说。

  如今,我市通过“文明+文艺”的融合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推动文明新风扎根城乡,为文化发展注入持久活力。“‘文明+文艺’这种‘1+1>2’的化学反应,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让文明的理念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人心,展现了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新气象。”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心主任马志波表示。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明盛则民心聚。如今的乌海,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文明新风浸润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我市还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群众幸福的“催化剂”,为建设现代化新乌海书写更加精彩的文化篇章。

关闭
保存
打印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汇雅书世界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