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协作 开放向新
京蒙携手,山海连心;千里同心,协作共赢。
京蒙协作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优势互补、共赴未来的坚实桥梁。伴随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首都的智慧、资源与活力如春风北上,浸润乌海大地,为产业转型注入了新动能,为民生改善带来了新温度,为人才培育开拓了新空间,推动乌海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即日起,本报推出“京蒙协作 开放向新”系列报道,在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交流、消费帮扶与商贸流通、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等多方面记录跨越山海的务实足迹,呈现携手奋进的丰硕成果,书写两地同心筑梦、共赴未来的动人画卷。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服务效率提升,以深化医疗协作体系建设为抓手,在医联体构建、信息互通共享、人才联动培养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持续深化“优质资源下沉+疑难病症转诊”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群众“找外地专家难、治复杂病症险”的痛点问题,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10月17日至18日,市中医蒙医医院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医养生膏方节”。此项活动成为优质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医院特邀专家团队现场坐诊,涵盖皮肤科、骨科、眼科、神经内科等重点科室。专家提供一对一问诊,并根据患者体质开具个性化膏方。“我这脚踝半脱位好几年了,一把年纪怕做手术,一直没敢治。听说有外地专家来,姑娘早早给挂了号。”患者王先生攥着刚拿到的诊疗方案,语气里满是激动,“不用再跑外地,省时省钱又省力,这才是真真切切为老百姓着想!”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版图”,不只是中医领域。10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多名专家走进市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在近3个小时的义诊中,专家们细致查看病历、解读影像资料,为80余位患者提供了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之前查出肺结节,天天吃不好睡不着,就怕出大问题。”患者李女士带着检查报告赶来,得到了协和专家明确的诊断。“专家说没事儿,我这压在心头的石头才彻底落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顶尖专家看病,我们老百姓就医真的越来越方便了。”李女士感慨地说。
面对本地难以诊治的疑难重症,我市的“跨区域转诊绿色通道”更是成了患者的“救命线”。张女士因支气管广泛性狭窄致长期低氧,继发肺动脉局限性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病程已近6年;今年8月又突发雷暴哮喘,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家人通过市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备案带其赴外地求医,但因病情复杂未能手术,只得返回。该服务中心回访后,立刻启动了多学科专家会诊;与家属沟通后,通过绿色通道为其预约了在该领域诊疗水平突出的北京知名医院特需门诊号。一周后,张女士顺利手术。术后一个月复诊时,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徐燕对比术前术后CT报告,表示患者恢复良好并对用药进行了指导。
“让本地能治的病‘看得好’,让本地难治的病‘有路可走’。”徐燕的话道出了乌海市医疗协作的初心。从北京、上海多地专家定期来乌海坐诊,到“会诊—转诊—复诊”全流程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如今,我市正以更加完善的医疗协作网络,将“看好病、好看病”的民生愿景化为现实,持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