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6152/2025-02542 | 发文字号 | 无 | ||||||
发文机构 | 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信息分类 | 政协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5-20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5-20 17:55:50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田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饮用水水质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位部署统筹推进
一是印发《乌海市饮用水水质提升行动方案》(乌海政办发〔2025〕4号),围绕饮用水水源保障、老旧供水管网及设施改造、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等8方面明确了19项具体任务,分三年实施,实现居民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到2025年底前,改造全市40%以上老旧供水管网,城区水质总体达标率超80%,管网漏损率低于8.5%,镇、农区水质总体达标率超60%,推动合理确定水价,全市城区居民、海勃湾农区饮用水水质明显改善。
二是加强统筹调度,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饮用水水质提升工作,已纳入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市政府进行6次专题调度,4次实地调研督导,并建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周调度机制,倒排工期,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一)加快市政老旧管网改造。2025年计划重点实施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4项,总投资1.57亿元,完成46.3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海勃湾区21.3公里、乌达区20公里、海南区5公里),重点解决管网材质不合格、老化、漏损严重等问题。目前,海勃湾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乌达区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海南区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已开工,改造供水管网3.3公里,预计8月底前完工。乌达城区南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改造工程,正在施工招标阶段,计划6月5日前开工建设,9月底前完工。
(二)实施绿化管网和饮用水管网分离改造。乌达区已谋划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改造工程,总投资1.6亿元,计划新建供水管网76公里(分三期实施),2025年计划实现巴音赛街以南片区居民饮用水和绿化用水分离,总投资3875万元,目前正在施工招标阶段,计划6月5日前开工建设,9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
(三)推进庭院二次供水管网改造。海勃湾、海南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四类管网改造任务,计划改造18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网(具体改造管网长度因历史资料暂未掌握原因,将根据改造实际情况统计),目前,已开工8个,剩余10项预计6月底前全部开工,10月底前完工。
三、积极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一)实施水源地扩建工程。推进海勃湾区城区水源置换,规划投资1500万元,实施海勃湾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扩建工程,拟在龙游湾湿地水源保护区内新建10眼水源井,新增供水量约3万吨/日。目前,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协调相关部门准备土地手续。预计10月3日开工,年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可缓解海勃湾区北水源地超采压力,同时关闭城区应急水源井,实现水源优化替代。
(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海勃湾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规划投资4959万元,铺设供水管网344公里,其中主管网178公里,入户管网166公里,将千里山镇、滨河办事处5个行政村、3个涉农社区与海勃湾区北部净水厂连通,纳入城市供水体系,解决8306户2.2万人的饮水安全。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施工招标阶段,预计6月15日开工,8月15日完工;海南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规划投资2100万,新建配水管网16公里,更新改造入户管道20公里,计划将拉僧庙镇镇区及曙光村4个村民小组(瓦窑小组、八十六处、三分厂、雀尔沟北村)与海南区净水厂连通,纳入城市供水体系,解决1572户3244人的饮水安全,预计8月20日开工,12月20日完工;公乌素镇水质提升项目,规划投资246万元,新增海南区净水厂至公乌素镇管道2.6公里,建成后将公乌素镇纳入海南区净水厂管网覆盖范围,解决1989户3790人饮水安全。预计6月15日开工,8月30日完工。
(三)推动净水厂升级改造。海南区拟实施净水厂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总投资4620万元,通过把现有净水厂扩建改造及延伸,将净水厂净水能力由0.4万吨/日提升至1万吨/天,供水能力由1万吨/日提升至2万吨/日,同时新铺设供水管网14公里。预计2025年完成前期手续办理,2026年建设完成,实现北部农区城乡供水一体化。
四、加强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
(一)强化水源地水质监测。按照自治区和我市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安排,并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站乌海分站按月对全市6个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共39项,监测结果每月在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公示。2025年1至4月,全市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加强城区出厂水水质监测。一是积极开展城区出厂水水质抽检工作,城区水质监测项目已列入2025年初财政预算,共计20万元,计划开展水质监测4次,目前,已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确定第三方水质检测单位,并于4月28日至29日完成城区净水厂出厂水水质抽检工作,预计5月底前完成水质检测报告。二是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督促供水公司组织开展供水水池(箱)、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监督清洗消毒队伍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确保饮水质达标。
(三)加强和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一是加强和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2025年,已开展现场监督17户次,对4家供水企业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行为立案查处,罚款1.1万元,现均已结案。二是开展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4月7日至9日,市卫健委会同住建、水务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枯水期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共完成55份(城区48个,农区7个)饮用水采样任务,检测的36项指标中各项指标均合格48份,合格率为87.27%(其中城区合格率91.67%,农区合格率57.14%),较去年同期上升31.91%。其中,海勃湾区26个点位25份合格,合格率为96.15%;乌达区15个点位13份合格,合格率为86.67%;海南区14个点位10份合格,合格率为71.43%,合格率分别较2024年枯水期提高48%、26.67%、7.14%。
五、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
(一)持续做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已完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5个,剩余1个为海勃湾区南水源地。该水源地于2024年5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复完成调整,新增水源井6眼。目前已完成水井围栏、监控设备的安装、标识牌设立等规范化建设工作;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已完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5个,剩余1个为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水源地。该水源地于2024年9月经乌海市政府批复设立,拟投资175.57万元,2024年12月成功申请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36.6万元。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预计6月下旬开工,12月底完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突发水环境污染处置能力。一是加快修订、完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前各区均已编制印发《城镇地下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乌达区、海南区计划年内对《城镇地下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海勃湾区《应急预案》暂未达到修编时限。同时,各区将陆续启动《农村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计划年内完成。二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水源地防流凌工作。我市现有水源井中,受到黄河冬季流凌影响的共7眼,其中乌达区1眼、海南区6眼。目前,乌达区防流凌护坡已建成。海南区沿黄水源地6眼水井正在优化防流凌设施建设方案。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确定实施的饮用水水质提升项目,督促各区加快办理2026年拟实施项目的前期手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争取到2025年底前,全力完成水质提升行动“揭榜挂帅”任务目标,切实保障全市居民饮用水安全。
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5月20日
分管领导:闫颖
联 系 人:张振新
联系电话:15334733366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