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46152/2025-02621 | 发文字号 | 0 | ||||||
发文机构 | 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信息分类 | 政协提案 | ||||||
概 述 |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
成文日期 | 2025-05-26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5-26 17:43:4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农工党乌海市委会:
贵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推进智能供热改造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案由: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引领下,全力推进我市居民供暖系统向智慧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更是关乎民生福祉改善和提升的关键内容,我市三区供暖主要依托发电企业和工业园区余热资源的有力支撑及供暖经营单位的精心运营,保障了市民冬季采暖需求。然而,随着供热技术进步及公众对高品质供热需求增长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传统采暖收费方式正面临优化的必要,热耗量计费成为供热采暖收费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关于热源紧缺难以满足绿色低碳供暖需求问题
目前海勃湾区集中供热由乌海市热力公司、乌海热电厂2家企业负责运营,其中乌海市热力公司供热面积1861万㎡乌海热电厂供热面积230万㎡;乌达区集中供热由乌达区热力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供热面积572万平米,海南区集中供热由乌海发电厂热网部负责运营,供热面积370万㎡。
由于上网电量的控制和燃气供应的限制,供热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热负荷需求,并且现有的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及管网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满足供热区域内各类用户负荷需求。2025年,市热力公司计划实施乌海市供热主管网迁建改造工程,建设长输管网30公里,引入君正蒙西发电厂发电余热,项目建成后可提升海勃湾区供热能力1500万㎡;乌达区引进东源科技二期电厂热源,续建东源科技二期电厂到乌达区城区DN1000供热管网4.4公里,增加乌达区供热能力500万㎡,极大提高我市供热安全性。
在已实现供热设施数据智能采集、热网平衡智能调节的基础上,2024年我市投入2745万元对智慧平台进行了升级,提升全网动态管控水平。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对“源、网、站、端”各环节远程智能调控,实现供暖系统动态平衡,避免传统供暖方式中可能出现的局部过热或过冷现象。
现有智慧供热平台可实现生产、收费、客服、热计量、室温和热源、热力站、一次管网等数据对接,实现市热力公司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结合气象信息、负荷指标、往期指标对未来时段热源调度量进行精准预测及修正,实现精准调度、科学调度。调度中心通过市政地图、卫星影像,并进行附加投影坐标系等GIS操作。在管网模型完善的基础上,可以绘制水压图,分析点对点的压降情况;输入压力、流量、实供面积等运行参数,对管网进行定流量计算、定阻力计算、理论变工况,计算末端资用压头并进行泵阀选型,查看不利用户;通过观察管段分布、压力、流量、比摩阻专题图,分析管网结构合理性,特别是对环状网水利汇交点的分析,为来年管网升级改造提供专业性指导。通过GIS建模平台自主对公司、片区、热力站、小区、建筑、长输、一级网、二级网、热源、阀门、补偿器、阀井、测点、隔压站等供热站点以及设备元素进行统一建模,并根据丰富的地图处理工具,便捷高效的进行数据批处理。调度室能够在地图上对站点、管段、设备、工程档案进行定位追踪和查询附件信息,并能够基于GIS的拓扑分析、缓冲区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调度室部门能够根据WebIOT网关系统,独立、快速、便捷的维护上位系统与所有PLC设备、热用户终端传感器通讯点位配置;对热源热力站运行提供列表式实时监控看板,集成对设备通讯状态、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实时数据、参数上升下降趋势、异常数据语音报警、历史运行曲线,并能够进行动态的计算折零单耗。根据获取的大网热量、输入的设计外温、天气数据、设置的热力站调节曲线,对全网进行负载率计算和平衡分析,计算每个热力站的偏离度,并给出平衡度评价指标。调度能够进行泵阀联调,在打到自动调节功能后,可根据设置的调节步频和调节周期,对全网热力站泵频率、阀开度进行批量指令下发,最终实现均匀供热。在严寒期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全网平衡自动调节能有效的实现均匀分配热量,降低因抢热导致末端局部热量不足的现象。同时,结合生产、客服、收费、室温、热计量系统海量基础数据进行针对性数据分析,利用投诉报修、收费率、供热质量、用户开关阀情况指导生产运行,进一步实现了精细化生产管理;生产数据也可反向指导客服部门对热用户的来访信息进行准确答复。
我市自2009年实施供热计量以来,已累计安装热计量装置约7万户、面积658.6万平方米。通过实施计量供热,让热用户节省了热费得到了实惠,提升了热用户主动节能意识,同时,有效提升热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虽然我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及困难。
一是安装热计量装置的建筑必须为新建节能建筑,且需具备户外单户单控且满足热计量表安装要求,包括楼道户管道井必须具备长1米、宽0.6米的空间距离,用于安装锁闭阀、过滤器、测温球阀、检修球阀、热计量表等;二是热计量表与数据采集器之间应有预留数据线敷设管道,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不可在建筑内外设置明线)。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不同建筑保温性能不同、体型系数不同、同一住宅的不同住户所处位置、楼层不同,单位面积的耗热量不同,容易造成缴费不公平性,如顶楼、边户、空置房旁边住户热量散失大,热计量收费金额高于面积收费金额,失去了热计量收费意义。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供热计量改造工作,确保新建居住建筑全部实行供热计量。针对未安装热计量表的既有小区,目前正在探索制定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试点工作推进举措,在具备安装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小区,逐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造工作。同时,不断改进智慧供热技术路径及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全市范围的智慧供热。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5月26日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