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在奋进中蓬勃发展的乌达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 | ||||||||
索 引 号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义务教育 | |||||||
概 述 | 在奋进中蓬勃发展的乌达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 | ||||||||
成文日期 | 公开日期 | 2022-08-22 09:58:39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达区教育局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发展理念实现新突破。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2012年—2021年将15所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整合成8所,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7年乌达区率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后续,制定实施《乌达区打造优教普惠区三年行动方案》《乌达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等文件。2022年乌达区代表乌海市全力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乌达区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迫切与优质教育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
二是财政投入保障实现新突破。2012年—2021年财政投入从1.64亿元增加到2.33亿元,增长42个百分点。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从2012年的每生每年7295元增加至2021年的15720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从每生每年8928增至23845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每生每年1035元增加至2021年的3507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从每生每年1045增至5033元;支出重点逐步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变,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是标准化建设实现新突破。近年来,乌达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乌达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乌达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乌达区打造优教普惠区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发挥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以农村地区学校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效推动实现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随着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观,形成“绿色教育生态发展”区域特色,学校内涵建设向纵深推进。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先后制定《乌达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乌达区中小学班主任岗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进行部署安排。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教师培养、准入、专业发展、管理、地位和待遇保障的制度全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提质增效新阶段。
五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发展,“宽带网络校校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中小学联网率达到100%,“优质资源班班通”不断普及深化,“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正在形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教师终端基本普及,教育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特别是经过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的实践锻炼,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六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制定推行《乌达区课堂教学新常规实施方案》《乌达区课堂教学新常规二期安排意见》等系列文件,新常规教学效果被自治区教育厅在自治区旗、县、区推广。2016—2022年乌达区中学教学质量九年级评估检测连续7年在全市名列前茅。2021年乌达区教育局荣获“乌海市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地区”荣誉称号。
二、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坚持“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十年来,乌达区牢牢把握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坚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85%、坚持大力发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促进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大发展。2012年—2021年全区幼儿园数从8所(公办园3所,民办园5所)增加至16所(公办园5所,民办园11所),增长了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91%提高到2021年的97.5%,增长了6.5%。2021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16所,占幼儿园总量的100%。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