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右侧滑开
标       题 【融媒评论】滔滔黄河歌壮志 大漠平湖证安澜
公开日期 2025-01-14 16:53:50
【融媒评论】滔滔黄河歌壮志 大漠平湖证安澜
作者:韩建慧 来源:乌海融媒 浏览次数: 打印 保存 关闭

  现如今,当人们提到乌海湖,一定会想到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曾几何时,从纸上的规划变成现实中的大坝,一批又一批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是筑牢黄河防凌安全堤,守护黄河安澜的必行之举。

  黄涛何汹汹,寒至始流凌。解缆风犹紧,移舟浪不兴。

  千百年来,黄河凌灾频发,给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封冻期冰塞洪水,解冻期堤防溃决,凌汛期河水漫滩,都会导致农田被淹没,房屋被冲毁,严重影响两岸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

  乌海是黄河入蒙首站,凌灾必治,黄河必安,是乌海人民面对困难不服输、不低头的壮志和决心。于是,多年规划、九年建设,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横空出世,不仅实现了调节水流、蓄水发电、水沙调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也彻底解决了黄河凌灾问题,保障了黄河流域乌海段的安全稳定。同时,建设期间展示的乌海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全国河流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助力了我国水电事业向更高领域、更高水平迈进。如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重要安全屏障,从设施、技术上有力保证了黄河流域和沿岸居民的长治久安。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也是重塑城市生态,建设大美乌海的必由之路。

  沙海绿洲,长堤逶迤,云桥飞渡,大坝耸立。

  乌海湖这片区域,曾是风沙蔽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却波光粼粼,雄浑壮美,构成一道沙海相间的独特风景线。11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毛乌素沙地的边缘,不仅改善了乌海的生态环境,还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不是幻想,而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带来的真实变化。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见证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工程蓄水改善了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三大沙漠沙地交汇区域的小气候,宽阔的水面及优质水沙资源,形成了集湖泊、岛屿、沙漠、湿地于一体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既是发展项目,又是环保项目、民生项目,不仅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更是一座生态的乐园。它的建成,实现了经济、社会、能源、环保等多重效益共赢,是我们在推动水利应用、践行“双碳”目标、推动能源城市转型中的一次神来之笔;它的存在,也让乌海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是情系库区移民,造福一方百姓的必念之忧。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关乎一方百姓的幸福生活。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库区移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采取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农业安置,二、三产业安置,自行安置及其他等几种方式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同时,坚持前期补偿和后期项目扶持相结合,使广大移民失地不失利,不仅解决了移民的后顾之忧,也为他们打开了新的生活篇章。

  随着工程建设推进,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全方位跟上,不仅保证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进展,更有力推动了库区移民的安居乐业和身份转型,让城乡一体化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心有所向,行必能至,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使用,书写了一个守护黄河安澜,共筑绿色未来的时代传奇。

上一条:

下一条:

政策原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