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融媒评论】“煤改电”改出乡村发展新“净”界 | |||||||
公开日期 | 2025-05-14 10:07:37 |
“又见炊烟升起”曾是乡村生活的经典意象,然而当呛人的煤烟化作灰色雾霾,当“家家生火、户户冒烟”成为生态负担,传统取暖方式与美丽乡村的矛盾日益凸显。“煤改电”工程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乡村清洁取暖的新图景,让“只见田园不见煤烟”成为现实,更让“蓝天保卫战”在乡土大地落地生根。
“煤改电”改出了乡村环境的“净”与“美”。过去每到冬季,村庄上空常被煤烟笼罩,家门口煤堆、炉灰杂乱,不仅污染空气,更让村容村貌“灰头土脸”。实施“煤改电”后,农户家中不见煤炉、烟囱,电采暖设备整洁实用;村道旁没了堆成小山的燃煤,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规划的电网线路,乡村环境实现了“净”与“美”的升级。
从生活方式看,“煤改电”提升了农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燃煤取暖时,农户需每日添煤、倒灰,双手沾黑、满身烟尘,老人儿童还面临燃煤安全隐患。如今一键控温的电采暖设备,让取暖轻松便捷。更重要的是,清洁取暖释放了农区冬季劳动力,农户有更多时间投入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
“煤改电”成为生态理念落地的“催化剂”。农区居民亲身感受清洁能源带来的环境改善与生活便利,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乌海市不少村庄通过“煤改电”宣传,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电,将绿色生活纳入村规民约。乡村治理从“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推进“煤改电”需统筹好“改得了”与“用得起”,既要通过政策补贴降低农户初始投入,也要完善电网基础设施,更要建立长效运维服务体系。从“炊烟袅袅”到“净空朗朗”,实践证明,找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结合点,“煤改电”既能守护蓝天白云,又能赢得民心民意,在乡村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上一条:
下一条:
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蒙公网安备: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3000001
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0473-3998316,邮箱:zwgkjdk@163.com